[发明专利]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5228.0 | 申请日: | 2010-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兰田;陈哲;董婷婷;刘景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兰田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垂直 等腰三角 二维 平面 运行 轨迹 动态平衡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装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游梁抽油机,其节能措施多集中在平衡重的应用和设置上,较传统的方法多将平衡重设置于曲柄轮及游梁的动力端末,其中曲柄轮平衡重功能运行中形成正圆形运行轨迹,游梁动力端末平衡重功能运行中形成垂直弧形运行轨迹,较新的设计方案有设置于游梁动力端末的动态自动平衡重,其功能运行中形成椭圆形运行轨迹。以上平衡重技术虽各有优势,但均存在明显动力学的不足和缺陷,主要有:1、正圆形、垂直弧形运行轨迹的平衡重,能在升降运行全过程提供基本均衡的重力,起到部分的平衡作用,但不能平抑抽油机整体运行中原动力供给的波浪形不平衡。2、椭圆形动态运行轨迹的平衡重,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原动力供给的波峰不平衡,但其主要缺陷是抽油杆需要最大动力的升降初始起动期,恰值平衡重所处椭圆形轨迹的上、下底弧中央部,因分力造成提供的重力作用最小,难以释放平衡重的有效功能。正圆形运行轨迹的平衡重也存在同样的缺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能够在抽油杆上升全过程均衡发挥平衡重最大功能,抽油杆下降全过程储积这种功能的、设计合理、坚固耐用、节能高效、能够最大限度平衡抽油机整体运行中动力供给的不均衡状态的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其结构包括拉杆、顶杆、拉轨、顶轨、拉轨轮、顶轨轮和平衡重。其特征是游梁平衡重端从低位上升时,与可前后滑动的平衡重一体的拉轨,受固定于抽油机支架的拉轨轮与拉杆拉控,向游梁支点方向滑动,至游梁上升至水平位,即上升的半程时,拉轨轮从终结的拉轨槽内滑出,同时与平衡重同为一体的顶轨,受固定的顶轨轮与顶杆顶推,向背离游梁支点方向滑动,至游梁上升至高位极点,平衡重被顶推至距游梁支点的最远点,并稳固于此位置作用于游梁完成下降全过程,后开始下一个运行周期。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2为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运行轨迹示意图。
附图3是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的拉轨、拉轨轮的俯视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4是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的顶轨、顶轨轮的俯视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游梁1、游梁支点2、支架3、平衡重4、拉杆5、顶杆6、拉轨7、顶轨8、拉轨轮9、顶轨轮10、顶杆支架11。
五、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作以下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发明的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其平衡重4可在游梁1上的一定范围内前后滑动,前方两侧设置斜向固定的拉轨7和顶轨面8,并构成≥90°的夹角,拉杆5水平后伸固定于游梁支点2下方的支架3上,顶杆6下垂后伸固定于支架3向上专设的顶杆支架11上。拉杆5末端设置直角轴连的拉轨轮9、顶杆6端末设置向前的顶轨轮10。
抽油机运转中,抽油杆下沉时,游梁支点2远端游梁2上升,拉轨轮9自动进入拉轨7与游梁1的上升同步拉动平衡重4滑向游梁支点2,至游梁1升至水平位时,(平衡重4距游梁支点2最近杠杆相对重量值最小),拉轨终结,拉轨轮9滑出拉轨7、同时顶轨轮10顶触顶轨面,游梁1继续上升,顶轨轮10顶压顶轨,迫使平衡重4滑向游梁支点2远端,至游梁1升至极点,平衡重4距游梁支点2最远,杠杆相对重量值最大,并以最大相对峰值重均衡稳定的作用于游梁1远端下降的全过程。
本发明的抽油机垂直长边等腰三角二维平面运行轨迹动态平衡重方案,通过游梁支点2远端上升过程中拉、推平衡重4的过程,使平衡重4的杠杆相对重量峰值作用于游梁支点2远端的下降全过程,起到平衡重4的最佳平衡重力效果,形成二维平面的垂直长边,平衡重4在上升过程中的等距离夹角运行轨迹,较大限度的平衡了动力过程,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因而,本发明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兰田,未经董兰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5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