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渣排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34466.X | 申请日: | 2010-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发;李大明;刘秀华;李朝晖;刘钢;杨杰;禹小龙;汪春泳;罗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J3/00 | 分类号: | F23J3/00;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王挺 |
| 地址: | 24107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炉渣 排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渣排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垃圾焚烧厂的炉渣通常采用回转圆筒式冷却装置冷却并排出,然而由于回转圆筒式冷却装置在运行时需要整体转动,因此其运行成本较高,同时回转圆筒式冷却装置的冷却效果不好且传动机构故障多,因此造成有的垃圾焚烧厂闲置不用,而靠人工搬运炉渣,增大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有的垃圾焚烧厂直接将炉渣排入水中浸洗,然后由抓斗吊车抓出放入料仓,再通过汽车运走,这种炉渣处理方式增加了环境管理的难度,也提高了投资和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渣排出装置,其结构简单,且投资和运行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炉渣排出装置,本炉渣排出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壳体内侧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开口和出料开口,所述的壳体的空腔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相连的螺旋送料机构。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在壳体中设置有螺旋送料机构,物料从壳体的进料开口进入,经螺旋送料结构输送至出料开口,由于本发明中的壳体在送料过程中不发生转动,因此本发明的投资和运行成本都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炉渣排出装置,本炉渣排出装置包括内部设有空腔的壳体10,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壳体内侧空腔相连通的进料开口11和出料开口12,所述的壳体10的空腔中设置有与动力机构相连的螺旋送料机构。
如图2所示,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0旁侧的减速电机30,减速电机30通过链传动驱动螺旋送料机构动作。
由于炉渣的温度较高,因此减速电机30放置在壳体10的外侧能够保证减速电机30的稳定运行,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减速电机30也可以采用电机配置齿轮减速器驱动螺旋送料机构动作。
如图1所示,所述的壳体10的轴线与水平面成一夹角β,且壳体10上的进料开口11位于出料开口12的下侧。所述的壳体10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β为10~20°,最好为15°。
壳体10的这种倾斜方式不但有利于安装固定,而且有利于物料堆积以增大物料与装置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停留在壳体和转轴空腔中的冷却水量,增大冷却水与装置的接触面积,使得炉渣在壳体中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壳体10的壳壁为中空状,壳壁两端部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其中空状的内部相连通的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当本发明工作时,自壳壁的进水口13泵入冷却水,并使冷却水自壳壁的出水口14流出,以保护壳体10免受高温损坏并冷却炉渣。所述的壳壁上的进水口13位于出水口14的下侧,保证停水时装置的空腔中有足够的水位,防止装置被高温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的螺旋送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10内部的转轴20,转轴20的轴线与壳体10的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转轴20的两端部可转动的分别固定在壳体10的两端,所述的转轴20上盘绕有螺旋状的叶片23。
壳体10的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分别为位于较低一端的头部轴承座15和位于较高一端的尾部轴承座16,转轴20分别通过头部轴承座15和尾部轴承座16与壳体10构成转动配合;当转轴20在减速电机30的作用下转动时,转轴20上的叶片23也同时转动并把炉渣自壳体10的进料开口11输送至出料开口12。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转轴20呈中空状,转轴20的两端部均伸出在壳体10的外侧,且转轴20的伸出在壳体10外侧的两端部上分别设置有与转轴中空状的内部相连通的进水接头21和出水接头22。
当转轴20转动输送物料时,自转轴20的进水接头21泵入冷却水,并使冷却水自转轴20的出水接头22流出,以保护转轴20和其上的叶片23免受高温损坏并进一步冷却炉渣。
所述的转轴20上的进水接头21位于出水接头22的下侧,以使得转轴20中的冷却水充满空腔,更好地保护转轴20不被高温损坏。
所述的转轴20与壳体10构成转动配合的轴颈处设置有气封装置,以达到密封和冷却的作用,所述的气封装置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44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搭配调光器使用的LED灯输出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电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