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作物秸杆循环利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404.3 | 申请日: | 2010-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明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作物 秸杆 循环 利用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具体涉及一种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属农业深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作物秸杆是一种生物资源,含有氮、磷、钾、钙、镁、蛋白质、纤微素、木质素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将秸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用草数量减少、利用方法掌握不够,使秸杆焚烧、乱放丢弃现象较为严重,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影响交通,不利于生态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利用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通过直接还田或间接还田,实现秸杆还田培肥地力的同时抑制杂草生长,还有蓄水保墒的功效。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作物秸杆循环利用技术,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水稻、小麦机收旋耕灭茬直接还田:小麦机收割将秸杆粉碎后,把秸杆均匀撒于田面,水稻插秧前一天灌高出表面3cm的浅水沤制一夜,第二天施足底肥用拖拉机浅水旋耕,使秸杆入泥,然后插秧。水稻机收割粉碎稻草,将粉碎的草节均匀撒于田面,采用机旋耕或牛耕,使秸杆翻埋入土,施足底肥,整田作畦播种小麦,或按行集中施肥,栽植油菜;
(2)稻草、玉米杆翻埋还田:随犁田将稻草或玉米杆(太长可铡成短节)顺犁沟铺垫犁底层,依次翻埋压实,然后施肥、整田播种小麦或栽种其他作物;
(3)间接覆盖秸杆还田:就是在大株作物行间,或小株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在地表面覆盖作物秸杆,让自然腐烂的秸杆还田;
(4)稻茬油菜半免耕盖草还田:水稻收获后退水晾田,不翻犁,移栽前按2.5-2.8尺的行距拉绳定距,顺绳集中施足底肥,挖行扦土,使土肥混匀,按0.5-0.8尺的窝距双株移栽油菜苗,油菜移栽后在行间覆盖稻草,秸杆要盖匀盖严行间,可有效抑制行间杂草生长,减少化学锄草或人工锄草用工。
本发明优点是:该技术利用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通过直接还田或间接还田,实现秸杆还田培肥地力的同时抑制杂草生长,还有蓄水保墒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农作物秸杆循环利用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1)水稻、小麦机收旋耕灭茬直接还田:小麦机收割将秸杆粉碎后,把秸杆均匀撒于田面,水稻插秧前一天灌高出表面3cm的浅水沤制一夜,第二天施足底肥用拖拉机浅水旋耕,使秸杆入泥,然后插秧。水稻机收割粉碎稻草,将粉碎的草节均匀撒于田面,采用机旋耕或牛耕,使秸杆翻埋入土,施足底肥,整田作畦播种小麦,或按行集中施肥,栽植油菜;
(2)稻草、玉米杆翻埋还田:随犁田将稻草或玉米杆(太长可铡成短节)顺犁沟铺垫犁底层,依次翻埋压实,然后施肥、整田播种小麦或栽种其他作物;
(3)间接覆盖秸杆还田:就是在大株作物行间,或小株作物播种后出苗前在地表面覆盖作物秸杆,让自然腐烂的秸杆还田;
(4)稻茬油菜半免耕盖草还田:水稻收获后退水晾田,不翻犁,移栽前按2.5-2.8尺的行距拉绳定距,顺绳集中施足底肥,挖行扦土,使土肥混匀,按0.5-0.8尺的窝距双株移栽油菜苗,油菜移栽后在行间覆盖稻草,秸杆要盖匀盖严行间,可有效抑制行间杂草生长,减少化学锄草或人工锄草用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明,未经李文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14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臂轴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薄壁套精密加工防变形的自适应夹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