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风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0425.3 | 申请日: | 2010-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尤建东;惠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锡山安达防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12 | 分类号: | H02K17/12;H02K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空 三相 异步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罩,尤其是一种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风罩。
背景技术
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是利用空气对电动机进行冷却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目前,YKK系列电动机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但YKK系列电动机使用时,升温较高;其中电动机风罩的结构是影响电动机升温较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现有技术中,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风罩包括两个部分,即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所述上部部分与下半部分采用螺栓固定,拆装非常复杂,且上半部分的中间没有设置导风板,导致风压小,风阻大,从而对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散热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风罩,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散热效果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风罩,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进风口;所述连接架上分别设置上连接板、中间连接板与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对应于与连接架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挡风板,中间连接板对应于与连接架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挡风板,下连接板对应于与连接架相连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与第三挡风板的端部设有底端连接板;第一挡风板、第三挡风板及底端连接板与连接架形成风罩结构;第一挡风板的下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进风口相连通。
所述中间连接板与第二挡风板间采用圆弧过渡,中间连接板与第二挡风板形成中间导风板。所述上连接板与第一挡风板间采用圆弧过渡,上连接板与第一挡风板形成上导风板。所述下连接板与第三挡风板间采用圆弧过渡,下连接板与第三档板形成下挡风板。所述上连接板对应于第一挡风板板的结合处设置安装块。
本发明的优点:第一挡风板、第三挡风板、底端连接板与连接架形成风罩结构,相比目前的风罩能够减少紧固配合工序,避免了外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突然转弯而造成的风阻。上连接板与第一挡风板、中间连接板与第二挡风板、下连接板与第三挡风板间均采用圆弧过渡,使气流路径流动更为流畅,增大了集风室,提高了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连接架1、底端连接板2、进风口3、中间连接板4、第一挡风板5、出风口6、安装块7、下连接板8、第二挡风板9、上连接板10及第三挡风板11。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连接架1上分别设置上连接板10、中间连接板4与下连接板8;连接架1包括四个相互连接的固定板,四个固定板间形成框架结构;上连接板10、中间连接板4及下连接板8分别位于连接架1的上部、中间及下部。所述连接架1通过中间连接板4形成两个进风口3,用于将热风导出。所述上连接板10、中间连接板4及下连接板8对应于与连接架1相连的另一端分别设置第一挡风板5、第二挡风板9及第三挡风板11,所述第二挡风板9与第三挡风板11的端部通过底端连接板2相连。所述第一挡风板5与上连接板10间采用圆弧过渡,第二挡风板9与中间连接板4间采用圆弧过渡,第三档阀杆11与下连接板8也采用圆弧过渡。上连接板10与第一挡风板5、下连接板8与第三挡风板11采用圆弧过渡,在整体上形成整体折弯造型,避免了外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突然转弯而造成的风阻。所述第二挡风板9不与底端连接板2相接触。
所述上连接板10、第一挡风板5、第三挡风板11、下连接板8及底端连接板2与连接架1间形成风罩结构。第一挡风板5的下部设置出风口6,所述出风口6与进风口3相连通。上连接板10与第一挡风板5的结合部设置安装块7,用于将形成的风罩结构固定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时,将连接架1通过螺钉与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相连,空空冷三相异步电动机产生的热气通过连接架1上的进风口3导出。上连接板10与第一挡风板5采用圆弧过渡,形成上导风板结构;中间连接板4与第二挡风板9采用圆弧过渡,形成中间导风板结构;下连接板8与第三挡风板11采用圆弧过渡,形成下导风板结构。由进风口3进入的热气,在上导风板、中间导风板及下导风板的对应配合下,能够使气流路径流动更为流畅,增大了集风室。通过中间导风板的结构,将气流分为两股,气流更为均匀,风压加大。所述上连接板10与第一挡风板5,下连接板8与第三挡风板11及底端连接板2与连接架1形成风罩结构,相比分体式风罩,能够减少安装时的紧固配合工序;且能够避免外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突然转弯而造成的风阻。从进风口3进入的气流分为两股后,在导风罩内减速后混合,并通过出风口6导出,散热效果好。
本发明第一挡风板5、第三挡风板11、底端连接板2与连接架1形成风罩结构,相比目前的风罩能够减少紧固配合工序,避免了外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突然转弯而造成的风阻。上连接板10与第一挡风板5、中间连接板4与第二挡风板9、下连接板8与第三挡风板11间均采用圆弧过渡,使气流路径流动更为流畅,增大了集风室,提高了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锡山安达防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锡山安达防爆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304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连组件、其制造方法及其修复方法
- 下一篇:电子元件制造方法及其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