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28736.6 申请日: 2010-07-15
公开(公告)号: CN101984819A 公开(公告)日: 2011-03-16
发明(设计)人: 缪金凤;汪静莉;黄岳兴;王立民;宋亚华;孙海峰;王丽霞;孙磊 申请(专利权)人: 江阴苏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3/653 分类号: A01N43/653;A01N43/40;A01P3/00
代理公司: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代理人: 唐纫兰;曾丹
地址: 214444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含有 氟啶胺 苯醚甲环唑 杀菌 组合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二)背景技术

氟啶胺(Fluazinam)是苯胺类保护性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为线粒体氧化磷酰化解偶联剂,即通过抑制孢予萌发、菌丝突破、生长和孢子形成而抑制病原菌的侵染。氟啶胺杀菌谱广,效果优于常规保护性杀菌剂。适用作物广如葡萄、苹果、梨、柑橘、小麦、大豆、马铃薯、番茄、黄瓜、水稻、茶、草坪等,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星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除了杀菌活性外,氟啶胺还具有一定的杀螨活性,如柑橘红蜘蛛、石竹镌螨、神泽叶螨等。

但氟啶胺无内吸活性和治疗作用,无法通过植物体表进入植物体内,虽然对很多病原菌有较好的杀菌活性,但在田间实际应用中却不太理想。

苯醚甲环唑(Difenoconazole)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为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杀菌谱广,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保证品质。对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包括链格孢属、壳二孢属、尾孢霉属、刺盘孢属、球痤菌属、茎点霉属、柱隔孢属、壳针孢属、黑星菌属在内的半知病,白粉菌科、锈菌目及某些种传病原菌有持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苯醚甲环唑近年来由于单剂的频繁使用,在局部地区对某些作物病害易产生了抗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效果好、成本低、残留低的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所述氟啶胺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60∶1~40。

所述氟啶胺与苯醚甲环唑的优化重量比为5~40∶3~30。

所述氟啶胺与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1、1∶6、1∶12、1∶18、1∶24、1∶30、6∶1、12∶1或24∶1。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所述组合物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或乳油。

所述氟啶胺与苯醚甲环唑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90%。

一种含有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用途,用于作为禾谷类作物、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的药物。

用于作为梨黑星病的药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很好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杀菌效果比单剂有了显著提高;

(2)本发明组合物中两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不同,组合物的应用可以延缓或克服病原菌的抗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可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各种瓜果、蔬菜等作物的病害,特别是水稻、西瓜、番茄、马铃薯、苹果、梨、梨树等病害,如水稻稻瘟病、小麦白粉病、番茄早疫病、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星病等,除此之外还可兼治捕食性螨类害虫;

(4)本发明组合物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又减轻了对作物、环境等的危害。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是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本发明组合物以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为有效成分,经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发现,两者复配之后对抗药性病害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实物测定实例:氟啶胺和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梨黑星病的毒力测定

1、试验对象:梨黑星病菌

2、试验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采用含药培养基法。

3、数据统计分析: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计算菌丝生长抑制率(%),求出毒力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r)、EC50和共毒系数。

4、评价方法:参照《农药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

5、结果与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苏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苏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8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