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绳状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7381.9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7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国;古玲;任爱军;刘欣生;孙占国;屈文山;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大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70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绳状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确切地说是利用催化裂解甲烷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来制备绳状纳米碳管。
背景技术
纳米碳管是由单层或多层石墨片围绕中心轴按一定螺旋角卷曲而成的无缝纳米级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纳米碳管在制造超级电容器、氢气的储存、复合材料、电子器件、大容量电池、催化剂载体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纳米碳管的主要合成方法有电弧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固相热解法和激光法等,其中化学气相沉积工艺不仅具有制备方法简便,工艺条件容易控制,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而且所得产品杂质含量少,石墨化程度高,所以成为制备纳米碳管的主要方法。由于制备条件的不同,除通常的线形管状纳米碳管之外,也得到了许多异性纳米碳管。异性纳米碳管由于其独特的形貌,而具有特殊的性能。其中绳状纳米碳管因其具有特殊的形态而使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与基体良好的结合性,大的比表面积。用于复合材料中时克服直线状纳米碳管的缺点,如碳管容易从基体中拔出、机械性能各向异性、伸长量小、耐冲击性低等缺点,因此绳状纳米碳管可用于超强复合材料的制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制备的直线状纳米碳管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度高产率绳状纳米碳管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1)将1~3mol·L-1的Co(Ac)2或Fe(Ac)2水溶液5~20mL,在快速搅拌下先后加入乙二醇10~40mL和1~3mol·L-1的KOH溶液30~120mL,再滴加25~100mL的H2O2。持续搅拌30~120min后,将此混合液转入内附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高压反应釜内,再加入正丁醇5~20mL,密封后于160~200℃下反应8~12h,自然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离心分离,所得黑色沉淀依次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3次,于50~80℃干燥5~8h得到黑色的Co3O4或Fe3O4粉末。
2)将黑色的Co3O4或Fe3O4粉末装入化学气相沉积炉内,在氩气的保护下4~6小时内升温到850~1050℃,然后将氩气和天然气按体积比为8~10∶1的混合气体通入化学气相沉积炉内,气体的流速为70~160毫升/分钟,在850~1050℃下反应30~60分钟,在氩气的保护下冷却到室温,即得到黑色的粉末;
3)将所得黑色粉末与氢离子浓度为2~6摩尔/升的酸溶液反应20~40分钟,然后用蒸馏水清洗至中性,即得到高纯度的绳状纳米碳管。
如上所述的酸为硫酸、硝酸或盐酸。
当前关于纳米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机理普遍被认同的是基于气相生长碳纤维所提出的“吸附-扩散-沉积”模型,该模型认为碳氢化合物首先在催化剂金属的活性晶面上吸附分解,同时生成碳化物,所生成的金属碳化物在金属粒子的体相中沿浓度梯度扩散至活性晶面的另一端面,然后在此晶面上沉积析出并形成纳米碳管。因此,催化剂粒子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影响所生成的纳米碳管的形貌,如果所用的催化剂粒子的粒径小,颗粒度均匀,分散性好,将会得到管径较细而且均匀的纳米碳管。因为大多数纳米级的催化剂粒子都是呈球状单分散的,所以由它们作催化剂所得的纳米碳管为规则的管状结构。本发明中所用的Co3O4或Fe3O4粉末是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后制成了粒径分布均匀的,单分散的,立方状的粒子,此种催化剂前驱体粒子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中会原位生成立方状的碳化物粒子,呈立方状的碳化钴或碳化铁粒子作催化剂是导致绳状纳米碳管生成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所得绳状纳米碳管的纯度大,产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大同大学,未经山西大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73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孢西酮钠组合物粉针
- 下一篇:一种新型储粮害虫缓释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