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及其工作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6904.8 | 申请日: | 200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岩切俊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D06F39/00;D06F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李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及其 工作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洗衣机的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包括,机体外壳;设置在机体外壳内部的洗涤槽,和从所述洗涤槽下部排出洗涤水的排水主管;
在所述排水主管的末端设置有分支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分支部;
所述分支部的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分别通过第一排水阀和第二排水阀连接第一排水管路和第二排水管路;
并且,所述第一排水管路和第二排水管路导出至机体外壳外部;
还具有对洗衣机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其中,
由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洗衣机工作控制,并可选择地执行洗涤、漂洗和脱水的工序;
而且,在所述漂洗工序之前还具有作为漂洗准备工序的预排水和预脱水工序,同样,在所述脱水工序之前还具有作为脱水准备工序的预排水工序,其中,
在所述预排水工序中,还包括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或由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的排水路径选择步骤,
所述洗衣机还具有检测所述洗涤槽内的水位的洗涤槽水位检测装置,并且,
在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中,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并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时,当由所述洗涤槽水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洗涤槽内水位减少到规定水位的情况下,将排水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一排水管路,并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根据用户的确认或根据所述控制装置中的预先设定来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中,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并在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的过程中,可以由用户手动停止该排水,并在其后选择继续该排水,或者切换至由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在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出口侧部分设置有悬挂部,在所述机体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悬挂部相扣合的收容部,
在所述收容部上设置有,检测所述悬挂部与所述收容部是否相扣合,并在检测到所述悬挂部与所述收容部未扣合的情况下,允许从所述第二排水管路排水的收起检测装置;而且,
当在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中,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在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并且检测到所述悬挂部与所述收容部相扣合的情况下,由所述控制装置通知用户确认是否由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当用户选择不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时,则返回,再次检测所述悬挂部与所述收容部是否相扣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在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口侧部分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出口侧部分是否搭载在排水回收容器上,并在检测到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出口侧部分的搭载在排水回收容器上的情况下,允许从所述第二排水管路排水的排水就绪检测装置;而且,
在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中,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在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并且检测到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出口侧部分未搭载在排水回收容器上的情况下,由所述控制装置通知用户确实是否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当用户选择不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时,则返回,再次检测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出口侧部分是否搭载在排水回收容器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的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洗衣机,在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吐出口处设置有,检测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出口侧部分所搭载的排水回收容器中的水位,并在检测到排水回收容器中的水位未达到规定水平的情况下,允许从所述第二排水管路排水的储水水位检测装置;而且,
在所述排水路径选择步骤中,所述控制装置进行如下控制,在选择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并检测到排水回收容器中的水位达到规定水位的情况下,停止由所述第二排水管路的排水,并由所述控制装置通知用户,选择继续从所述第二排水管路进行排水,或从所述第一排水管路进行排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69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离合器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磁性铁氧化物-树状聚酰胺核壳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