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22595.7 | 申请日: | 201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贤;黄彦衡;白佳蕙;陈宗凯;郑为元;黄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姜燕;陈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特殊像素电极与彩色滤光片结构,能避免液晶分子产生向错(disclination)的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相较于公知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由于具有外型轻薄、低耗电量以及低辐射污染等优点,目前已经跃升成为主流的显示装置。但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还有许多问题尚待克服,例如其可视角度过小的问题。
目前发展出一种能增加可视角度的技术,即是采用多重区域垂直配向(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MVA)的技术,其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形成配向用的凸块,或在像素电极上形成特殊的形状,使得像素电极在未施加电压的情况下,液晶分子会呈现略微倾斜的状态;而当像素电极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会在电场的驱动下,迅速地由略微倾斜的状态朝预定的方向倾倒,可大幅增加反应液晶显示面板的反应时间,并达成广视角的效果。此外,由于前述多重区域垂直配向的技术容易产生颜色偏白或伽玛曲线偏移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色偏(color washout),公知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区中还会划分为主像素区以及次像素区,并设置有不同的像素电极,以改善色偏的现象。
请参考图1与图2,所示出为公知液晶显示面板中像素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为图1中沿着AA’切线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公知液晶显示面板100中的像素区102具有一主像素区104以及一次像素区106,主像素区102与次像素区106的面积大致上相同。主像素区104内设置有一第一电极108,次像素区内设置有一第二电极110。其中,第一电极108图案与第二电极110图案是完全相同的,且第一电极108与第二电极110电性绝缘。为了达成前述广视角的功效,公知的第一电极108与第二电极110分别具有沿不同方向向外延伸的分支电极,且不同方向的分支电极可影响液晶分子的配向,借此分别将主像素区104与次像素区106划分为若干区域,也就是说,当施加电压于第一电极108与第二电极110时,由于电场的效应,位于第一电极108与第二电极110上方的液晶分子120(查阅图2)会沿着电极的形状倾倒,也就是沿着箭头B的方向倾倒。由图1可知,不同区域的液晶分子会沿着不同箭头B的方向倾倒,借此达到广视角的效果。
但是这样的电极设计,却会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如图2所示,目前形成彩色滤光片的其中一种方法为喷墨印刷法(ink jet printing),其是先在基板112上以喷墨印刷的方式形成一黑色矩阵114,再将彩色溶液滴入在未被黑色矩阵114覆盖的基板112上,经固化反应后即形成彩色滤光片116,即可在基板112上快速地形成彩色滤光片116以及黑色矩阵114。然而,此方法所形成的彩色滤光片116通常会具有一曲面118,且具有一厚度极大值位置122对应于像素区102的中央。其中,像素区102的中央是指均分像素区102为二个相同面积区域的位置,在图1中,此位置刚好位于第一电极108与第二电极110的边界处(boundary region)及边界处的附近。这样的曲面118对于液晶分子120的排列会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举例来说,请再参考图1,此曲面118的厚度极大值位置122位于像素区102的中央,会迫使下方的液晶分子120沿箭头C的方向倾倒。若综合箭头B与箭头C的倾倒方向,会使液晶分子120沿着箭头D产生一扭转力量。液晶分子120若沿着非直线型的箭头D的扭转方向倾倒,则容易产生排列不均匀的情况,即所谓的向错(disclination)现象。液晶分子的向错排列会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容易漏光而影响其显示品质,成为一个亟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特殊的像素电极与彩色滤光片结构,能有效避免液晶分子产生向错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2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