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轨高空逃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1431.2 | 申请日: | 2010-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屈翔;马超俊;廖林清;王伟;张君;王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轨 高空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逃生装置,具体指一种用于轻轨的高空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高空逃生(如飞机、高楼)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高度越高,难度越大。因为在一定的高度后,外面的救援力量和设备便鞭长莫及,无法直接到达,只能依靠自身配备的救援设备自救。另外,出现险情时的状况千差万别,如没有电力供应,无法使用需要电力供应的救援设备,烟雾困扰,方向难辩等。
而目前也有楼层不高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类型主要有包角式、间歇冲击式和液体阻尼式。间歇冲击式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冲击力较大且每次的下落高度无法人为控制,所以在高楼逃生装置中使用的较少。而液体阻尼式高楼逃生装置由于有阻尼液的加入使得整个装置相比起来较为复杂而且对于阻尼孔的设计要考虑到怎么使其不会堵塞,对于整体的要求较高,装置也比较复杂,造价也相对较高。相比较而言,包角式由于机构简单,加工方便,使用便利,所以在高楼逃生中使用较多。但包角式高楼逃生装置难以对包角大小进行控制,因而下落速度难以控制。
就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日常出行来说,也涉及高空逃生的问题,当然这里的高空不象飞机或几十米高楼房那样高。因为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轻轨在许多城市也已出现,选择轻轨出行日益成为大家热衷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轻轨也有出现故障的时候,如果此时正好停在十来米的空中,如何对车厢内的数百人进行有效、快速的救援或疏散,是值得有关部门研究的问题。如果等待外面的救援力量,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许这样的时间车内乘客都无法等待;另一方面还需要外面的地理环境便于施救,如便于救援设备搭建、安装等。因此,在寄希望外部力量进行救援的同时,轻轨自身也应当配备必要的救生装置,以备出现险情时可以自救和逃生。但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还尚无专门针对轻轨车辆的有效的高空逃生装置的报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轻轨的、成本低、使用方便、逃生快速的高空逃生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轻轨高空逃生装置,它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内壳,在内壳内设有一供逃生者使用的逃生绳,逃生绳的两端从内壳和外壳的同一侧边穿出并在使用时朝向下方。在内壳内设有在使用状态下对逃生绳减速的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主要由同为圆形的一定摩擦块和两动摩擦块构成,两动摩擦块对称地位于定摩擦块中心线两侧,逃生绳依次绕过一动摩擦块、定摩擦块和另一动摩擦块,定摩擦块中心偏离两动摩擦块中心连线一定距离以使逃生绳对动摩擦块产生一定的包角。
所述两动摩擦块一面设有滑块,在内壳内壁上设有与两滑块对应的两滑槽,两滑槽同时位于两动摩擦块中心连线上,滑块位于滑槽中并可移动。一可对两动摩擦块间距进行调节以改变逃生绳对动摩擦块包角的调节机构将两动摩擦块连接,调节机构由调节推拉柄和两调节臂构成,两调节臂的一端分别与一个动摩擦块可转动地连接,两调节臂的另一端活套在调节推拉柄上。在外壳上设有贯通的调节槽,调节槽与滑槽方向垂直,调节推拉柄通过调节槽从外壳中穿出。
调节臂一端与动摩擦块可转动地连接的方式为:在与滑块背对的动摩擦块另一面设有连接销,在内壳与连接销相对的内壁上设有贯通的与滑槽走向一致的槽,连接销从槽中穿出进入外壳内壁上开设的腔室中,该腔室可供连接销和调节臂移动,两调节臂一端分别活套在连接销上。
在内壳供逃生绳两端穿出的两出口处分别设有导向环,逃生绳从导向环中穿过。
所述减速机构为对称布置的两套,两套减速机构共用一根逃生绳,对应的内壳为两个,每一个内壳设置一套减速机构并具有一个设有导向环的出口。在每一个内壳内还设有两个对逃生绳导向的导向轮,导向轮表面设有防磨套,逃生绳两端绕过导向轮后从内壳中穿出,所述导向环设置在内壳靠近外壳出口的出口处。
所述外壳具有成“品”字形的三个腔室,两内壳设置在外壳下面两个腔室中,逃生绳一端从其中一个内壳出来后通过外壳第三个腔室进入另一个内壳,再通过另一个内壳具有导向环的出口和外壳其中一个出口穿出,逃生绳另一端通过该其中一个内壳具有导向环的出口和外壳另一个出口穿出;在外壳第三个腔室内设有两个对逃生绳导向的导向轮,两导向轮位于逃生绳同侧。
本发明轻轨高空逃生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a)结构简单,比较同类的高楼逃生装置所涉及到的核心零部件较少,减速原理明确,性能可靠,造价低廉,便于维护。
b)整个下落过程所需时间短,且能不间断地反复使用,便于大批量人员快速逃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21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测报诱虫器
- 下一篇:一种手竿挤压式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