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的滑片式膨胀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453.X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学院;贾晓晗;张波;郭怡;冯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C1/344 | 分类号: | F01C1/344;F01C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片槽底引压 滑片式 膨胀 | ||
1.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包括气缸(2)、设置在气缸(2)左端的左端盖(1)、安装在气缸(2)右端的轴承座(3)、设置在气缸体(2)内腔的转子(8)、与转子(8)通过键连接的转子轴(5)、内嵌在轴承座(3)中的轴承(6)、轴承(6)的端部设置的轴承压盖(7)、设置在轴承座(3)右端的右端盖(4)、膨胀机进气通道(10)和槽底间隙(15),所述转子(8)上均匀设置多个滑片槽,滑片槽内安装有滑片(9);所述滑片膨胀机上设置有槽底引压结构,该槽底引压结构包括引压连通通道(11)、槽底引压通道(13)和端面凹槽(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和左端盖(1)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引压孔,引压孔相互连通构成进气引压通道(12);所述槽底引压结构还包括进气引压通道(12);所述膨胀机进气通道(10)、进气引压通道(12)、引压连通通道(11)、槽底引压通道13、端面凹槽(14)和槽底间隙15依次连通;所述引压连通通道(11)设置于左端盖(1)内部;所述槽底引压通道(13)设置于左端盖(1)内部;所述端面凹槽(14)是刻在左端盖(1)端面上的凹槽,端面凹槽(14)所处的端面与气缸(2)毗邻,端面凹槽(14)沿滑片膨胀机的旋转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和轴承座(3)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引压孔,引压孔相互连通构成进气引压通道(12);所述槽底引压结构还包括进气引压通道(12);所述膨胀机进气通道(10)、进气引压通道(12)、引压连通通道(11)、槽底引压通道(13)、端面凹槽(14)和槽底间隙(15)依次连通;所述引压连通通道(11)设置于轴承座(3)内部;所述槽底引压通道(13)设置于轴承座(3)内部;所述端面凹槽(14)是刻在轴承座(3)端面上的凹槽,端面凹槽(14)所处的端面与气缸(2)毗邻,端面凹槽(14)沿滑片膨胀机的旋转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引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左端盖(1)上的螺纹接口(17);所述螺纹接口(17)、引压连通通道(11)、槽底引压通道(13)、端面凹槽(14)和槽底间隙(15)依次连通;所述引压连通通道(11)设置于左端盖(1)内部;所述槽底引压通道(13)设置于端盖(1)内部;所述端面凹槽(14)是刻在左端盖(1)端面上的凹槽,端面凹槽(14)所处的端面与气缸(2)毗邻,端面凹槽(14)沿滑片膨胀机的旋转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底引压结构还包括设置在轴承座(3)上的螺纹接口(17);所述螺纹接口(17)、引压连通通道(11)、槽底引压通道(13)、端面凹槽(14)和槽底间隙(15)依次连通;所述端面凹槽(14)是刻在轴承座(3)端面上的凹槽,端面凹槽(14)所处的端面与气缸(2)毗邻,端面凹槽(14)沿滑片膨胀机的旋转方向延伸;所述引压连通通道(11)设置于轴承座(3)内部;所述槽底引压通道(13)设置于轴承座3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凹槽(14)在滑片膨胀机安装完成后,沿所述滑片膨胀机旋转方向的起始位置设定在1>α1/αs≥0.2、14°≥α2≥0°的范围内,其中α1是滑片槽底间隙(15)与端面凹槽(14)开始连通位置与膨胀机吸气过程开始位置之间的角度,α2是滑片槽底间隙(15)与端面凹槽(14)开始断开位置与膨胀机吸气过程结束位置之间的角度,αs是膨胀机吸气过程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一种滑片槽底引压结构的滑片膨胀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膨胀机槽底引压结构中的端面凹槽14,在滑片膨胀机安装完成后,沿所述滑片膨胀机旋转方向的起始位置设定为α1/αs=0.5,α2=10°,其中α1是滑片槽底间隙(15)与端面凹槽通道(14)开始连通位置与膨胀机吸气过程开始位置之间的角度,α2是滑片槽底间隙(15)与端面凹槽(14)通道开始断开位置与膨胀机吸气过程结束位置之间的角度,αs是膨胀机吸气过程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4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油机多点自喷射雾化装置
- 下一篇:隧道工作井内的快速运输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1C 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F01C1-02 .弧形啮合式,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具有相同数量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08 .相互啮合式,即具有与齿轮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1-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1-24 .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1-30 .具有F01C 1/02,F01C 1/08,F01C 1/22,F01C 1/24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