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3999.X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林;陈平华;方俊;邵群慧;冯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千岛湖星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6 | 分类号: | A61K36/06;A61K36/064;A23L1/30;A61P1/00;A61P3/06;A61K35/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益 红曲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品或者是健康食品的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Monacolin K等活性物质亦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红曲菌(Monascus spp.)是我国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被广泛用于食品发酵剂、食品着色剂和中药配伍的生产。红曲菌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红曲色素、Monacolin类物质、γ-氨基丁酸以及多种酶类。自1979年,日本学者在红曲的发酵液中发现具有降血脂效果的Monacolin K以来。红曲这一中华民族先民智慧结晶的产物,便开始成为国际生物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这从另一个方面又促进了红曲的产业化发展与普及。而今,我们国家生产的功能性红曲已经远销欧洲,美洲,非洲等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卓越的效果和极低的副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消费者的喜爱。
对功能性红曲的研究是从降血脂开始的,关于功能性红曲降血脂效果,已为中国、美国、德国、挪威等等许多国家的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所证实。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红曲的效果不仅局限于降低血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功能性红曲在抗癌、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抗炎症、防治骨质疏松等方面也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益生菌作为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日益为人民所熟知,它在癌症、冠心病、孤僻症、老年痴呆、乳糖不耐受症,糖尿病、肠道易激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益生菌是最好的药》,美,马克·A ·布鲁奈克著,王丽译,2008年1月出版)。如今益生菌已经发展成世界菌类的第一大产业。带有益生菌的各种产品更是层出不穷:益生菌酸奶、益生菌豆奶,益生菌奶片等等。
益生菌通常都是以液态发酵,浓缩,加入抗冻剂,再进行冷冻干燥后获得的,所获得的都是单纯的益生菌,如公开号为CN101559082A,CN101028289A,CN101028290A 和CN101045903A等的中国发明。虽然也有固态发酵获得益生菌的报道,但均是以单一获得益生菌为目的的单一发酵,如王天云等对嗜酸乳杆菌固态发酵进行了研究(王天云等,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6月第6卷第2期),周剑忠等对嗜热链球菌固态培养的研究(周剑忠等,中国酿造2004年第4期),季伟等利用乳酸链球菌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季伟等,利用乳酸链球菌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粮食与饮料工业,2006年第五期),郑裴等对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郑裴等,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及其抗营养因子的研究,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此外,还有公开号为CN101671637A的中国发明公开“一种肠道益生菌固态营养载体培养方法”等。公开号为CN1974782A的中国发明提供了“一种固态发酵生产富含益生菌多肽制品的方法”,其虽然以同时获得多肽和益生菌为目的,但是多肽是作为益生菌的产物而获得的。就目前来说,在获得红曲有效成分的同时,获得一定数量益生菌的方法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红曲以其对中老年人“三高”,以及骨质疏松等老年性慢性疾病的良好的功效,已经为人们所认同。而体内益生菌的减少作为引起中老年相关疾病的原因之一,也已经为众多试验所证实。如何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获得红曲疗效的同时,低成本的补充体内的益生菌,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制造方法,通过二次发酵技术,在先接种红曲菌进行发酵的情况下,进行灭活后,再接入益生菌进行二次发酵,最后进行干燥,获得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在以红曲中活性物质Monacolin K为评价指标的情况,接种益生菌后,对Monacolin K含量没有影响,且获得的红曲中,益生菌的数量均在1×108个/克(干重)以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制造方法,包括:
固态培养基经灭菌处理后,接种红曲菌进行发酵,发酵结束后作灭活处理,然后接种益生菌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结束后再经干燥处理得到含有益生菌的红曲,其中,所述接种红曲菌发酵为:接种量2-25 %(v/w,即体积重量比),30-35℃下培养3-5天,然后转入20-24℃下培养5-30天;接种益生菌进行二次发酵为:接种量2-10 %(v/w,即体积重量比),28-37℃下培养2-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千岛湖星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千岛湖星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39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电极和碳材料
- 下一篇:新型聚合物粒子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