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专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408.1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厚堂;张俊灏;樊利东;邓晓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鹰粘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4 | 分类号: | C09J175/04;C09J175/06;C09J17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436 上海市闸北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专用 胶粘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专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主要应用领域是升降电梯、扶梯的门板、轿壁的加强筋粘接加固。目前,大部分电梯轿厢的面板与加强筋的粘接采用的是丙烯酸AB胶,或双面胶带,或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丙烯酸AB胶由于其方便的操作性能,适中的成本,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但是,却存在气味难闻、生产和使用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双面胶带的应用比较局限,各电梯制造商对于选择何种品牌的双面胶带也存在较大争议,不同胶带的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存在很大性能上的差异,盲目选择,初步判断后使用,存在很多系统风险,比如耐湿热、耐光老化性能等。而一些品牌胶带的应用成本相当昂贵,为胶粘剂的5~10倍,同时胶带的粘接应用要求很高,低温条件粘接会失粘,没有机械设备加压也无法完全粘合。而一般的聚氨酯胶又不能完全满足粘接对剪切、剥离、老化等多方面的性能要求。因此,电梯粘接用胶市场很需要一种即环保,又能保证高强度,优异老化性能,和成本适合的胶粘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没有特殊气味、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的电梯专用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专用胶粘剂,其特征在于,该电梯专用胶粘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平均分子量1000~3000的均聚多元醇 30~50,
平均分子量<500的多元醇 1~10,
平均分子量>5000的多元醇 1~10,
扩链剂 1~15,
活性增韧剂 0~10,
催化剂 0.01~3,
分散球体 0.1~1,
活性填料 30~60。
所述的均聚多元醇或多元醇为植物油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几内酯多元醇或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扩链剂为双羟基基或多羟基化合物、聚合物或树脂,优选双羟基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包括1,4-环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或三异丙醇胺。
所述的活性增韧剂包括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含羧基丙烯酸酯、含羧基侧基聚芳醚酮、端羧基丁腈橡胶、端氨基丁腈橡胶或端羟基丁腈橡胶。
所述的催化剂包括胺催化剂、有机铋催化剂、有机锌催化剂或有机锡催化剂,优选辛酸亚锡。
所述的分散球体包括橡胶类粉体、塑料类粉体或无机类粉体,优选固体丁腈橡胶粉体、PVC粉体或氧化铝粉体。
所述的活性填料包括纳米碳酸钙、羟基活化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羟基化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镁、超细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氧化锌。
一种电梯专用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准备原料:
平均分子量1000~3000的均聚多元醇 30~50,
平均分子量<500的多元醇 1~10,
平均分子量>5000的多元醇 1~10,
扩链剂 1~15,
活性增韧剂 0~10,
催化剂 0.01~3,
分散球体 0.1~1,
活性填料 30~60;
(2)先将平均分子量1000~3000的多元醇、平均分子量为500以下的多元醇以及扩链剂在110~120℃恒温条件下反应,并进行真空脱水反应2~4h,随后再加入分子量大于5000的多元醇、剩余的扩链剂和活性增韧剂,并升温至130~140℃保温真空条件下反应2~4h,然后降温至100℃,加入活性填料,保温继续抽真空反应1h,再冷却至80℃时加入分散球体及催化剂并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可。
一种电梯专用胶粘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电梯专用胶粘剂与改性异氰酸酯按重量比为(2~4)∶1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所述的改性异氰酸酯为改性异氰酸酯为羟基改性异氰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鹰粘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鹰粘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4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