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淬锰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046.6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高遇事;刘恒波;甘四洋;万军;叶文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C04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550002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淬锰渣高 性能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淬锰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废渣利用及建筑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国,不仅是铁合金生产大国,也是铁合金出口大国,2003年我国铁合金产量为63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2153万吨的30%,出口铁合金182万吨,占世界贸易总量1087万吨的17%。目前,全国有八百多家冶炼锰铁合金的企业,随之带来了锰渣排放量日益增多的问题。锰渣(铁合金渣)是高炉冶炼锰铁合金过程中,所排放的1400℃熔融物经水淬急冷形成的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氧化钙(CaO)、氧化镁(MgO)、氧化锰(MnO)、三氧化二铁(Fe2O3)等,矿物成分中90%为玻璃体,另10%为镁蔷薇辉石(3CaO·MgO·2SiO2)、镁黄长石(2CaO·MgO·2SiO2)、钙铝黄长石(2CaO·Al2O3·SiO2)、硅酸二钙(C2S)和少量的硅酸三钙(C3S)。锰渣的活性仅次于生铁矿渣,优于粉煤灰,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用于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锰渣烧结砖和蒸压砖、水泥矿化剂、混凝土粗细骨料、小型空心砌块,用作路基材料等。但是这些粗放型的生产没有充分利用锰渣潜在的水凝性的特点,因此这种工业废弃物并没有得到恰当且广泛的应用。
据统计,每吨锰铁合金排放2~2.5倍锰渣,按2004年全国锰铁合金产量为865万吨计,产生约1700万吨的渣,目前,我国每年锰渣排放量达2000万吨左右。由于这些锰渣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堆积成山,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混凝土向高强、高性能化迅猛发展,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易带来水硬性胶凝材料用量高和水化热高的问题,引起混凝土产生更大收缩和开裂几率,从而影响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普遍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淬锰渣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锰渣和膨胀剂双掺制备高性能混凝土,既可充分发挥锰渣潜在的水凝性,降低水泥水化热,节约混凝土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成本,又可以消化掉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锰渣),加强废渣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水淬锰渣高性能混凝土,由水硬性胶凝材料和碎石、砂子、水及少量表面活性剂制备而成(各种材料之间的配比可按行业标准JGJ55-200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重量百分比计算,所述水硬性胶凝材料由内掺4%~10%天然硬石膏的水淬锰渣15%~30%、膨胀剂8%~10%和水泥60%~77%组成。
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前述水硬性胶凝材料最好由内掺6%~8%天然硬石膏的水淬锰渣30%、膨胀剂10%和水泥60%组成。
前述混凝土的容重为2400~2600kg/m3,水硬性胶凝材料总量为550~600kg/m3,水灰比为25%~35%,砂率为25%~50%。
前述表面活性剂用量为水硬性胶凝材料总量的1%~1.2%。
所述天然硬石膏中SO3含量大于45%;所述膨胀剂即混凝土外加剂,是符合混凝土膨胀剂国家标准GB23439-2009要求的膨胀剂;所述水泥是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42.5级的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贵州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0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氧化锆陶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人造结石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