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8430.4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邱鸿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鸿智 |
主分类号: | H01H85/046 | 分类号: | H01H85/046;H01H85/38;H01H85/4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保护 元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提供一种可避免电弧效应产生,并可供轻、薄、短、小的电器设备使用,以符合市场的需求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线丝,其大都由二相互叠合的基板所构成,并于二基板之间夹设有一熔断体,另于二基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电极,电极电气连接熔断体,其中,该基板为一实心体。
于理想状态中,当过大电流通过熔断体,熔断体会产生熔断的现象,但于实际状态中,熔断体于熔断时所产生压力,因受到实心的基板的限制,而无法卸除,使得原本应熔断的熔断体仍有部分依旧处于连接状态中,如此会有电弧效性的产生,进而使得电路安全无法受到保障,并会使电器设备受损、烧毁、伤害或危险事故等发生。
因此,现有的保险丝无法符合电器设备轻、薄、短、小的趋势,而且亦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可供轻、薄、短、小的电器设备使用,以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且能避免电弧效应的产能,并让电路安全受到保障,以保护电器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具有依序叠设的第一基板、支撑层、线路层与第二基板,第一基板相对于支撑层的一面为设置面,第二基板相对于线路层的一面为贴合面,贴合面具有第二凹穴,二电极设于已叠合的第一基板、支撑层、线路层与第二基板的两侧,二电极电气连接线路层。
该设置面可进一步具有第一凹穴,第一凹穴中可具有第一辅助凹穴,第二凹穴可具有第二辅助凹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具有依序叠设的第一基板、第一支撑层、第一线路层、中基板、第二线路层、第二支撑层与第二基板,中基板具有贯孔,二电极,其设于已叠合的第一基板、第一支撑层、该第一线路层、中基板、第二电路层、第二支撑层与第二基板的两侧,二电极电气连接该第一线路层与该第二线路层。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具有依序叠设的第一支撑层、第一线路层、第一中基板、第二支撑层、第二线路层、第二中基板、第三线路层、第三支撑层与第二基板,第一中基板具有第一贯孔,第二中基板具有第二贯孔,第二线路层具有导电柱,导电柱穿过第二支撑层与第二中基板,而使第二线路层电气连接第一线路层,第三线路层具有导电柱,导电柱穿过第二中基板,而使第三线路层电气连接第三线路层,二电极设于已叠合的第一基板、第一支撑层、第一线路层、第一中基板、第二支撑层、第二线路层、第二中基板、第三支撑层、第三线路层与第二基板的两侧,其一电极电气连接第三线路层,另一电极电气连接第一线路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具有:
一第一基板,其一面为设置面;
一支撑层,其叠设于该设置面;
一线路层,其叠设于该支撑层;
一第二基板,其叠设于该线路层,该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线路层的一面为贴合面,该贴合面具有一第二凹穴;以及
两电极,其设于上述的已叠合的该第一基板、该支撑层、该线路层与该第二基板的两侧,该两电极电气连接线路层。
实施时,该设置面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凹穴。
实施时,该第一凹穴中进一步具有一第一辅助凹穴,该第一辅助凹穴相通该第一凹穴,该第二凹穴中进一步具有一第二辅助凹穴,该第二辅助凹穴相通该第二凹穴。
实施时,该第一凹穴的空间小于、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凹穴的空间。
实施时,该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为陶瓷所制,该线路层为可导电的合金或可导电的合成材料所制所制;该第一基板的另一面为显示面,该第二基板的另一面为显示面,在其中一显示面或二显示面处设有标示,该标示为规格或文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流保护的元件结构,其具有:
一第一基板,其一面为设置面;
一第一支撑层,其叠设于该设置面;
一第一线路层,其叠设于该第一支撑层;
一中基板,其叠设于该第一线路层,该中基板具有一贯孔;
一第二线路层,其叠设于该中基板;
一第二支撑层,其叠设于该第二线路层;
一第二基板,其叠设于该第二支撑层,该第二基板相对于该第二支撑层的一面为贴合面;以及
两电极,其设于上述的已叠合的该第一基板、该第一支撑层、该第一线路层、该中基板、该第二电路层、该第二支撑层与该第二基板的两侧,该两电极电气连接该第一线路层与该第二线路层。
实施时,该设置面进一步具有一第一凹穴,该贴合面进一步具有一第二凹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鸿智,未经邱鸿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