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W-Cu合金触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7631.2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明;黄伟九;彭成允;陈元芳;曹敏敏;雷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F3/00 | 分类号: | C22F3/00;H01H1/0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u 合金 材料 表面 纳米 结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W-Cu合金触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合格的W、Cu材料,采用热压法、机械合金化法、熔渗法或者混粉烧结法制备W-Cu合金,W-Cu合金触头材料中的W重量含量范围为50wt%~90wt%;
(2)将W-Cu合金触头材料表面机械加工后放入到装有酒精或丙酮溶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使用超声波清洗,清洗时间一般为8~20min;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后进行吹干、烘干或真空干燥;
(3)将干燥处理后的W-Cu合金触头材料装在配用的夹具上,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直到真空室的真空度P<6×10-3Pa,然后向真空室内充入惰性保护气体;
(4)启动脉冲电子束设备,加载高压,对W-Cu合金触头材料的表面进行电子束冲击强化处理。脉冲电子束表面强化处理的主要参数范围:能量密度10-30J/cm2,脉冲宽度30-80μs,脉冲次数2-60次;
(5)通过脉冲电子束表面处理后的W-Cu合金触头材料表面形成纳米结构层的纳米结构尺度小于100nm,深度达到10μm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W-Cu合金触头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惰性保护气体为氩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6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