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2836.1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米仓勇;秋池利之;阿部翼;阿久津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JSR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9/56 | 分类号: | C09K19/56;G02F1/1337;C08G73/10;C07C219/34;C07C21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液晶显示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显示元件。更详细的,涉及一种能形成膜质均匀的、电特性和耐热性优良的液晶取向膜且涂布性优良的液晶取向剂,以及能高品质地显示、且能抑制长时间驱动时显示品质变差的液晶显示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根据电极结构和使用的液晶分子的物性按照如下显示的模式进行区分。
首先,制成设置透明导电膜的基板表面上形成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用基板,将其两块相对配置,其间隙内形成具有正的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的层,制成夹层结构的盒,液晶分子长轴从一块基板向另一块基板连续旋转90°,和所谓的具有TN型(扭曲向列)液晶盒的TN型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1)和TN型液晶显示元件相比,能实现高占空比的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2)是公知的。进而,和TN型液晶显示元件进行同样的相对电极配置,但是在电极间隙内注入具有负的介电率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的层,液晶相对基板以几乎垂直取向的VA(垂直取向)型显示元件是公知的(专利文献3)。该VA型显示元件具有高对比度,且能制造大面积显示元件。
另一方面,通过在一块基板面内以梳齿状配置电极对,在施加电场时液晶的驱动方向只在基板面内方向的IPS(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4)、改变IPS型的电极结构、提高显示元件部分的开口率的亮度的FFS(边缘场转换)型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5)是公知的,各视角特性优良。
除此以外,正在开发视角依赖性少、且图像画面的高速响应性优良的OCB(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元件(专利文献6)等。
这些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液晶取向膜材料,公知有聚酰胺酸、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酯等树脂材料,特别是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构成的液晶取向膜具有优良的耐热性、机械强度、与液晶的亲和性等,能用于多种液晶显示元件中(专利文献7~8)。
近年来,液晶显示元件正开展于电视用途,对显示精细化和高度发达的动态图像固定技术相结合,相对于目前液晶显示元件几乎不用考虑的长时间视听正在常态化。但是具备用目前公知的材料制得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进行长时间驱动的话,有画质变差的问题。该现象被认为是长时间连续驱动下对液晶取向膜产生热应力,结果液晶取向膜的电特性、特别是电压保持率显著降低造成的,期望提供一种不会引起该劣化的液晶取向膜材料。
进而,液晶电视有大画面化的倾向,且从削减制造成本考虑,在液晶显示元件中使用的基板正逐年大型化。因此,在基板上涂布液晶取向剂后,将其焙烧的时间(放置时间)有变长的倾向。使用目前公知的液晶取向剂的话,放置时间长的话,被指出有损涂膜的均匀性、或者产生气孔、获得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品质有变差的问题,期望提供一种能用于长时间放置也能获得均匀涂膜、显示品质优良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取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153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107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58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6-9127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8-21657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48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7】美国第5,928,733号专利说明书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2-1656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后进行长时间放置时膜质均匀、能形成电特性和耐热性优良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品质的显示,且能抑制长时间驱动时显示品质变差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和优点从下述说明可以明白。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第一在于提供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从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构成的群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上述聚合物的分子内的至少一部分具有用下式(A’)表示的基团,
RI-(XI)n1-RII-O-XII-COO-(RIIIO)n2-* (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SR株式会社,未经JSR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