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EB病毒膜蛋白gp350/220、gp85、gp78、gp2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395.5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8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曾益新;吕小斌;熊耿;谢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7/01;C12N15/38;C12N15/861;A61K39/245;A61K48/00;A61P31/20;A61P35/00;A61P11/02;C12R1/19;C12R1/9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b 病毒 膜蛋白 gp350 220 gp85 gp78 gp25 基因 重组 疫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基因工程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含EB病毒膜蛋白gp350/220、gp85、gp78或gp25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及其制备方法、用含EB病毒糖蛋白gp350/220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导的抗原提呈细胞,及含该抗原提呈细胞的疫苗组合物,也涉及该疫苗组合物在预防治疗鼻咽癌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由Epstein与Barr与1964首次从非洲伯基特(Burkitt)淋巴瘤原代培养细胞中发现的。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群中的疱疹病毒(herpsvirus),90%以上的人建立了EBV终身潜伏感染。EBV除直接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 mononucleosis,IM)外,还与人类几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如何杰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以及低分化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密切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NPC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主要发生于南亚、北非以及美国阿拉斯加的某些地区。尤其是中国的华南地区,鼻咽癌的发生率高达30-50/10000人每年。除了饮食习惯、环境、遗传等因素外,EBV在鼻咽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开发预防性疫苗来控制EBV的概念最初由Epstein提出。由于EBV潜在的致癌特性,灭活或减毒疫苗是不可行的。以亚单位作为EBV疫苗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EBV的糖蛋白,包括gp350/220,gp85,gp25等。
来源于B95.8的gp350含907个氨基酸,为高度糖基化蛋白,分子量为350kd,由于mRNA的剪切方式不同,可在aa500-697的位置剪切掉一段高度重复的序列,得到分子量为220kd的蛋白,故称为gp350/220。EB病毒gp350是EBV外膜蛋白中含量最高的蛋白,在EBV侵入CD21阳性细胞(如B淋巴细胞)时起着重要的作用。EBV通过gp350与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CD21相互作用介导EBV进入细胞内。
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证明gp350可作为潜在的预防EBV的疫苗。1982年North等提取天然的EBV外膜蛋白gp350,免疫小鼠可得到保护性中和抗体。然而提取天然gp350的产量毕竟有限,不易规模化。1985年,Mackett等将gp350的全长基因克隆到痘病毒,在痘病毒启动子的作用下,gp350蛋白得到有效表达。将重组痘病毒免疫新西兰兔,免疫血清可以中和EBV感染B淋巴细胞。随后,gp350在多种疫苗载体中重组,包括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质粒以及牛疱疹病毒等。Ragot等将gp350复制缺陷型腺病毒重组子免疫棉顶猴,尽管免疫血清在体外不能中和EBV,但都能保护免疫的动物免于在致瘤量的EBV作用下诱导淋巴瘤。然而其他的研究者发现无论是gp350的重组质粒还是重组病毒,免疫血清不但具有体外中和功能,还有保护动物免于致瘤的功能。由葛兰素史克公司进行的gp350亚单位疫苗二期临床实验结果显示,该疫苗能有效防止EBV引起的感染性单核苷酸增多综合症。
糖蛋白gp85、gp25是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与gp42一起形成三聚体,与EBV感染宿主细胞膜融合相关。研究表明gp85/gp25复合物在体外可以封闭EBV感染上皮细胞。针对gp85/gp25复合物的抗体可以中和EBV对上皮细胞的感染。对于gp78的研究较少,研究发现gp78的抗体水平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提示gp78可作为潜在的EBV靶抗原。
由于EBV是鼻咽癌发生(尤其是鼻咽癌高发地区)的重要诱因之一,因此本发明旨在开发针对鼻咽癌的EBV的疫苗。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未经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