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307.1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2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邓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立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拆解 有源 保障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生器具,尤其是指一种矿井中使用的救生舱。
背景技术
救生舱一般是为了在发生灾难或意外事故时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救生舱一般为密闭性的舱体结构,有一定容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良好的牢固性、隔热性、保温性、防水性、保温性、动力性、耐压性等,通常为钢、合金等坚固材料制成。根据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太空救生舱、潜艇救生舱、航海救生舱、航空救生舱、矿井救生舱等。
在中国专利CN00189003中公开了一种球状水上安全救生舱,其设计成基本密闭的圆球形,在救生舱的顶部设有管头向下弯曲成钩状的进气管,在救生舱内设有自行车脚蹬式人工动力产生装置来驱动微型水泵和微型发电机。在该专利中,除舱门为可拆卸的结构外,救生舱的圆球形结构为一体结构,因此当需要使用该救生舱时,携带及不方便,安装也及其麻烦,因此当发生意外时达不到很好的救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且能适用性广的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包括上半球体及与上半球体对接的下半球体,所述上半球体包括至少两块可拼接成半球体的上面板,所述下半球体包括至少两块可拼接成半球体的下面板,且所述上面板与对接的下面板呈对称设置;所述上面板的两两面板对接处及所述下面板的两两面板对接处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密封条;所述上半球体与所述下半球体对接处设有对接圈,所述对接圈为非封闭式圆形结构,且设有朝向圆心的凸边,所述对接圈与所述上面板及所述下面板共同固定;
所述上半球体与所述下半球体之间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上设有朝向球体内部的凸出结构,所述凸出结构可与所述对接圈固定;
所述上半球体与所述下半球体上均设有横向凸条及竖向凸条,所述横向凸条及所述竖向凸条构成经纬结构,所述横向凸条及所述竖向凸条上设有多个安装孔用于分别固定手摇发电机、专用制氧机、蓄电池、空气净化器、抽水机、电控箱、通讯器及探测器;其中所述手摇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控箱分别与所述蓄电池、所述抽水机、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专用制氧机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由所述上半球体及所述下半球体组装而成,而所述上半球体与所述下半球体则由可拆解的所述上面板或所述下面板构成,因此整个救生舱可实现拆解的功能,利于携带;另本发明通过在所述上面板对接面处或所述下面板对接面处设置凹槽,并在凹槽中固定密封条,从而可以使救生舱在组装后,能实现密封,从而可以有效的隔绝外部有毒气体等,达到安全的目的,另本发明将救生舱设置为球体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且由于为球体结构,因此在发生灾难时,救生舱可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而自由的移动,进一步保障了救生舱所起的救援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上半球体与所述下半球体由钛合金材料制成,由于钛合金材料抗冲击能力,抗压能力都非常强,因此用在煤矿或者地质灾难中能有效保证救生舱不被损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多条凳子,所述多条凳子固定于所述横向凸条或竖向凸条上;为避难人员提供方便的休息工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还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包括两可对接的固定杆,及设于固定柱上端的上固定盘,下端的下固定盘及中部的中固定盘,所述上固定盘与所述上半球体固定,所述下固定盘与所述下半球体固定。通过设置固定柱,可进一步加强上半球体、下半球体,上半球体以及下半球体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还设有底盘,所述底盘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且设于所述下固定盘与所述中固定盘之间;底盘可用于避难人员的踏脚板,方便避难人员的行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顶部及底部均为平底结构,因此将救生舱固定在地面时,可防止其发生滑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密封型易拆解有源保障的救生舱,所述至少两块下面板上设有排水孔及底部固定杆孔;由于不同地理条件的影响,为了增加本发明的救生舱的实用性,因此在底部设置底部固定杆孔可保证救生舱能更好的固定于不同的平面,排水孔则可用于将救生舱的水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立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立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