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2129.2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鹏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N65/08;A01N65/22;A01N65/38;A01N65/20;A01N65/1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汉王镇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水稻 白叶枯病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病的配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配制方法。属于种植药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一年生栽培谷物。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颖果。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包括几乎整个东亚和东南亚的人口,都以稻米为食。
目前,人们在防治水稻白叶枯病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高浓度的农药喷杀,虽然防治效果很好,但水稻中残留的农药成分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的身体易患各种病症,易造成人体各机能的免疫能力下降,长期食用残留农药过高的大米,更易隐患各种病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稻病效果好,配制方法中所含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及有机肥还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水稻结出的颗粒饱满,重量足。无任何农药残留的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配制方法,克服上述采用高浓度的农药喷杀,虽然防治效果很好,但水稻中残留的农药成分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的身体易患各种病症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配制方法,它是由:茶枯粉6000克、延胡索粉3000克、丹参粉5000克、苦瓜粉2000克、红辣椒粉5000克、决明子粉2000克、八角茴香粉5000克、小烟花粉2000克、竹叶粉6000克、葵花子粉7000克组成。
按比例取茶枯粉、延胡索粉、丹参粉、苦瓜粉、红辣椒粉、决明子粉、八角茴香粉、小烟花粉切碎放入锅内加水300斤,猛火烧开后再加入竹叶粉、葵花子粉,边加入边搅拌,加完后转入温火再煮沸30分钟后即可过滤取液。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药方中的配药物质全部使用天然的原材料,然后加上简单的配制方法制作而成,含植物的药剂喷或撒后,治疗穗颈稻瘟病的药剂会逐渐的散开,落到水稻叶面上,类似农药的强烈味会迅速的扩散,形成一个整体的雾疗群,能够快速的做到对穗颈稻瘟病的防治,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上述配制方法,配方及配制方法方便,原材料价格低廉,配伍简单,防治效果好,配制方法中所含的各种有益微生物及有机肥还能起到增肥的效果,促使水稻结出的颗粒饱满,重量足。既起到增加产量的效果,又有效的克服了上述采用高浓度的农药喷杀,虽然防治效果很好,但水稻中残留的农药成分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使人的身体易患各种病症的缺陷。
本配方中的茶枯粉、延胡索粉、丹参粉、苦瓜粉、红辣椒粉、决明子粉、八角茴香粉、小烟花粉、竹叶粉、葵花子粉均从市场购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茶枯粉6000克、延胡索粉3000克、丹参粉5000克、苦瓜粉2000克、红辣椒粉5000克、决明子粉2000克、八角茴香粉5000克、小烟花粉2000克、竹叶粉6000克、葵花子粉7000克组成。
配制方法:按比例取茶枯粉、延胡索粉、丹参粉、苦瓜粉、红辣椒粉、决明子粉、八角茴香粉、小烟花粉切碎放入锅内加水300斤,猛火烧开后再加入竹叶粉、葵花子粉,边加入边搅拌,加完后转入温火再煮沸30分钟后即可过滤取液。
使用方法:本品原料易得,杀菌效果好,使用时取药液直接喷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鹏,未经王兴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