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简易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1841.0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涛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0P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721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车载 缸顶举升式 装卸 | ||
一,技术领域:
汽车领域
二,背景技术
据调查了解,除本人设计的车载液力举升式装卸器(申请号:200810144833.X)外还没有看到类似的装置。车载液力举升式装卸器采用液力马达作为动力,用行星轮系减速增扭,用转轴的转动来控制三位四通换向阀或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控制开关从而控制液力马达的转动。其缺点为:液力马达和行星轮系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未能实现远距离控制,不利于推广利用。
三,发明内容:
简易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摒弃了液力马达和行星轮系,采用双作用单活塞杆液压油缸作为动力,用三位四通换向阀或者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或者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来控制液压油缸。结构简洁,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操作简单,能够远距离控制,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太高,操作不方便,不利于推广的缺点。同时该装置起到护栏的作用,解决了驾驶员因安装护栏对自己实用意义不大,而不愿安装或敷衍安装的防护栏的问题。该装置适于功能要求不高的农用车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解决方案:
简易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由双作用液单活塞杆压油缸1、举升臂2、托举斗3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17构成(如图1)。
1,举升臂
举升臂由上臂4、前臂5、用上连臂销8、下连臂销9、联结在一起成“L”形(如图2)。拆下下连臂销上臂和前臂可以折合在一起。上臂和前臂的折合也可以用液压油缸来完成。拆下锁销12的销孔和销孔14用锁销锁合在一起,上臂和前臂即固定在一起。
托举斗整个安装在前臂5的前端。(如图2)上托板6和下托板7分别由两锁销固定,成“L”形。上托板6由锁销10、11固定在前臂5的内侧,拆下锁销10上托板6可以向后和前臂5折合在一起;下托板7由锁销12、13固定在前臂5的外侧,拆下锁销12下托板7可以向下向后翻转180和前臂折合在一起。带有销孔15的耳朵穿过托板的空洞用锁销穿过销孔15即可固定下托板7。
一只举升臂的上下托板铺上宽板即成为一个小的托举斗。同一运动轨迹的两只举升臂两上托板、两下托板分别用宽板连接起来则构成一个大的托举斗。
装卸器未工作时,举升臂在下面,托举斗成“L”形,货物由下托板7托举;当举升臂在液压油缸1的作用下翻转到上臂4成水平时,托举斗成形,货物由上托板托举转为由下托板托举,货物探入车厢,完成货物的举升工作。
2,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由常合开关k9、k10,拨叉18、19,锁紧螺钉20、21,转盘22构成(如图3-b)。转盘22固定在转轴16上,拨叉18、19分别由锁紧螺钉20、21紧固在转盘22上,松开锁紧螺钉可以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可以较准确的控制和调整举升臂的翻转角度和保护设备的安全,同时使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由常合开关k9、k10、三挡手动开关k11(由开关11a和开关11b组合成)和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构成(如图3-a)。
工作原理:
举升臂的升起。举升臂降到最低位置时,常合开关k9是断开的,常合开关k10是联通的。将三挡手动开关k11开关11b接通,油缸1的活塞杆伸出举升臂升起,同时开关k9闭合,为举升臂的降落提供了条件。当举升臂升到设定位置时拨叉18断开常合开关k10,油缸1工作停止,举升臂举升工作完成。
举升臂的降落。举升臂在最高位置时,常合开关k10是断开的,常合开关k9是联通的。将三挡手动开关k11开关11a接通,油缸1的活塞杆缩回举升臂降落,同时开关k10闭合,为举升臂的升起提供了条件。当举升臂降到设定位置时拨叉19断开常合开关k9,油缸1工作停止,举升臂降落工作完成。
在举升臂升降的过程中,开关k9、k10均闭合,通过三挡手动开关k11随时停止工作,随时升起举升臂,随时降落举升臂。
该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取材方便,实现了远距离控制,适合对功能要求不高的农用车使用。
图1为:简易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结构原理简图。
图2为:简易车载缸顶举升式装卸器举升臂结构原理简图。
图3-a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控制电路图。
图3-b为: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轴控开关结构原理简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涛,未经李家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