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1645.3 | 申请日: | 201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望东;饶长全;徐令军;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L53/02 | 分类号: | C08L53/02;C08L91/00;C08L51/00;C08L23/12;C08L23/14;C08L23/16;C08L23/08;C08K13/02;C08K3/34;B29C47/92;H01B3/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孙菊梅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ebs 塑性 弹性体 电缆 绝缘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以SEBS热塑性弹性体为基材的电缆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电缆是电线电缆中很重要的一大类,主要包括:野外用电线电缆、探测采掘工业用电线电缆、移动用橡皮软电缆、电焊机电缆、潜水电机用软电缆、电梯电缆、电力机车用电缆、船用电缆以及橡皮绝缘控制电缆、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胶绝缘固定铺设电缆等。我国橡胶电缆工业年总产值约150亿元,使用混合橡胶25万余吨,价值40至50亿元。
橡胶电缆生产面临如下主要问题:
一、橡胶混炼及加工存在的固有弱点:①混炼过程大量使用碳黑、白碳黑等补强剂,带来严重的粉尘污染;不用补强剂,则混炼胶强度达不到要求,甚至生产不出合格产品;②炼胶设备系统庞大,生产工艺复杂,能源消耗大,噪音污染严重;③高温(140~180℃)混炼和硫化过程逸出大量雾气和烟气,影响操作人员身心健康,危害环境;④使用过的废旧橡胶和边角料难以回收,无法自然分解,形成一大社会公害;⑤工艺过程难以实现完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二、橡胶电缆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①作为关键工艺的硫化过程,需在硫化管道或硫化罐中通过高温、高压介质进行,工艺流程复杂,占用生产场地大,投资规模大,能耗高,安全生产要求高;②混炼胶的存放时间较短,容易焦烧,且随气温变化而波动,难于掌握;③生产电缆的混炼胶一般由电缆厂自己混炼,自己使用,普通的中小电缆生产厂家无力生产。
热塑性弹性体是具有橡胶的回弹性和柔软度、可采用塑料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加工、但无须硫化或交联的新型材料;和硫化橡胶相比,具有如下特性:
1)可用常用的热塑性塑料成型方法进行加工,例如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吹塑成型、压缩成型以及传递模塑成型等;
2)不需要专门的硫化过程,生产工艺简化,节省能源;
3)生产过程产生的边角料和废品,可直接回收利用,使用过后的产品可再生利用;
4)自补强性大,配方大为简化,性能更为稳定。
热塑性弹性体种类繁多,目前,应用于电线电缆方面的热塑性弹性体主要是TPU和TPV。
热塑性聚氨酯(TPU):由两种嵌段构成,一种是硬嵌段,由扩链剂如丁二醇加成到MDI上形成的;另一种是软嵌段,由镶嵌在两个硬段之间的柔软的长链聚醚或聚酯构成。它是第一个可以热塑性加工的弹性体,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屈挠性良好。缺点是耐热性、耐压缩性较差,易黄变;特别是耐热水性差,控制不好时,容易分解,对电线电缆的挤出很不利,且价格昂贵。
TPV:即EPDM/PP动态硫化共混热塑性弹性体,是将PP与EPDM熔融共混,并使EPDM在共混过程中交联,同时利用密炼机转子或挤出机螺杆的高剪切力,使硫化的微细EPDM橡胶粒子,充分分散在PP基体之中,形成热塑性弹性体。产品的强度、弹性、耐温性以及耐永久变形性优良,耐油、耐酸碱、耐溶剂性能良好,电性能、耐臭氧、耐候性能优异。可用于各种软电线的生产;但目前生产成本偏高,交联程度不易控制,边角料不可回收使用,国产化商品很少,且作为主要原料之一的EPDM主要依靠进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材料,其能克服现有橡胶材料的某些缺点和不足,且原料基本立足国内,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条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生产技术先进、工艺简化、投资小、能耗低、效率高,安全环保,可促进下游相关产业的环保化。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SEBS热塑性弹性体电缆绝缘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SEBS树脂 100份;
橡胶填充油 50~150份;
接枝改性SEBS 10~50份;
聚丙烯 50-80份;
聚烯烃弹性体 15~30份
矿物填料 100~200份;
润滑剂 2~5份;
防老化剂 2~4份;
铜离子抑制剂 1.8~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6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乳酸发泡组合物
- 下一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滑板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