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牛蒡子苷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981.6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华;郭梦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5/26 | 分类号: | C07H15/26;C07H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牛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的制备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牛蒡子苷(又名牛蒡子苷,英文名Arctiin)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Arctium lappa L.)系菊科牛蒡属植物,为传统药用植物,其果实(牛蒡子)、叶和根入药,牛蒡根在日本和欧洲兼作蔬菜。牛蒡子是一味常用的药食两用中药,有辛凉解表、疏风散热和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多痰和麻疹等症,古代的中医药文献和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作为方剂成分用于治疗风热性感冒、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痈肿疮毒等病症。牛蒡子苷是牛蒡子中的一种主要活性物质,其含量在牛蒡子中达8.4%左右,中国药典(2005年版)牛蒡子项下规定牛蒡子苷的含量应达到药材质量的5%以上。药理研究表明,牛蒡子苷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牛蒡子苷的含量比牛蒡子中的另一种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的含量高很多,人们也利用化学水解和生物转化的方法将牛蒡子苷转化成所需的活性物质。因此,牛蒡子苷除了本身的药物利用价值外,也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原料,获其高纯度的牛蒡子苷成为关键开发牛蒡子苷的一步。
牛蒡子苷溶于水、乙醇、甲醇、正丁醇、乙酸乙酯等多种溶剂。传统的制备方法是将其用有机溶剂提取而后进行多步的萃取和柱层析等过程,最后才得到纯化的牛蒡子苷。专利ZL 200610046797.4报道了一种通过聚酰胺柱从牛蒡子提取物液中分离纯化牛蒡子苷及其苷元的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利用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脱脂,而后用高浓度的乙醇(50-95%)提取,提取液再经过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后过聚酰胺树脂柱吸附和解析。尽管经过前述的多步提取分离过程,但最后得到的提取物中牛蒡子苷及苷元才为40-95%。Xiao Wang等(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5,1063,247)报道了一种利用逆流色谱纯化牛蒡子苷的方法,其所用的溶剂体系是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组成,体积比为5∶0.5∶1∶5。尽管这种溶剂可以制备出较纯的牛蒡子苷,但对于连续的重复制备,这种溶剂却不容易被回收利用,增加了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牛蒡子苷分离制备过程中分离流程长、分离自动化程度不高、所用溶剂系统不易回收利用等缺陷,而提供一种提取分离简单、可连续化操化、溶剂便于回收利用的制备高纯度牛蒡子苷的方法。
本发明的牛蒡子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牛蒡子粉碎后,放入水或质量浓度0-40%的乙醇或质量浓度0-40%的异丙醇的水溶液中浸提或回流提取或超声提取,水溶液的重量为牛蒡子重量的5-20倍;
(2)将所得的提取液直接进入吸附柱进行吸附和富集,而后依次用水、质量浓度0-30%的甲醇或乙醇和质量浓度50%-100%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并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得到牛蒡子苷的流分;
(3)将所得到的牛蒡子苷流分用单一有机溶剂-盐的水溶液形成的两相体系进行逆流色谱分离,得到含盐的牛蒡子苷流分;
(4)将含盐的牛蒡子苷流分直接用大孔吸附树脂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除去盐,得到牛蒡子苷。
上述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是乙醇、异丙醇、水饱和的乙酸乙酯或水饱和的正丁醇。
步骤(2)中所述的吸附柱是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大孔吸附特征的离子交换树脂或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优选HP-20、HP100等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大孔吸附特征的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CT151树脂。
步骤(3)中所述的单一有机溶剂-盐的水溶液形成的两相体系是乙酸乙酯-质量浓度1-15%氯化钠水溶液或正丁醇-质量浓度0.5-5%氯化钠水溶液体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制备过程中得到的牛蒡子提取液可不经浓缩而直接进行吸附柱吸附而不影响回收率,节省了能耗,同时便于自动化生产;
(2)当吸附有牛蒡子苷的色谱柱用水饱和的乙酸乙酯或水饱和的正丁醇进行洗脱时,可良好地实现柱色谱和逆流色谱的连用,便于自动化生产;
(3)采用单一有机溶剂-盐的水溶液两相体系进行逆流色谱分离,不仅可实现高纯度的逆流色谱制备,而且便于溶剂的回收和循环利用,这些溶剂本身都是绿色的环境友好的溶剂体系,不会对生产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4)本发明制备过程可以在线连续进行,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能耗;也可以重复进行,提高逆流色谱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