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0233.8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东 |
主分类号: | C10L1/19 | 分类号: | C10L1/19;C10L1/185;C10L1/182;C10L1/16;C10L1/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地址: | 13006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比例 甲醇 汽油 助容增标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类,特别有关一种用于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尤指一种用于M30以上的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在天然原油资源受到储量的限制情况下,新型车用替代燃料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人们利用有机原料开发的醇基车用燃料,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能源资源,而且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如何更好地使用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等醇基车用燃料,使人们对于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等醇基车用燃料助容增标剂开发和实际应用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以便解决醇基车用燃料中使用甲醇、乙醇后产生的动力不足、油耗增加、低温分层和冷启动难等诸多问题,但目前已经开发应用的类似添加剂产品,在使用功能上都存在各种不足,不具有更广泛的使用性能。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特别是一种用于M30以上的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克服其它助溶剂的缺点,较好地解决了醇基车用燃料出现的动力不足、油耗增加、冷启动难、热气阻、低温分层、稳定性差、腐蚀溶胀、高温润滑等多项技术难题,使用此助溶剂生产的车用甲醇汽油,燃料适用性强,燃烧充分,并能减少发动机尾气中有害气体CO、CH的排放,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
本发明一种用于配制大比例甲醇汽油的助容增标剂,是以各种醇醚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防腐蚀剂及纳米核磁清净剂调和而成,其各种组成原料及按重量百分比数值如下:
乙醇 2%-10%;
乙酸乙脂 5%-25%;
异丙醇 5%-30%;
戊醇 7%-45%;
正丁醇 5%-15%;
二甲苯 2%-8%;
MTBE 10%-45%;
甲缩醛 10%-35%;
核磁共振液 3%-8%;
乳化剂 1%-6%;
防腐防溶胀剂 2%-10%;
表面活性剂 2%-4%;
在按照上述所要求的配方配制后的溶液中再加入100-500ppm的BTA即为成品。
本发明的制法步骤是按以上顺序依次添加各种原料后,利用高磁切割提能混合器混合均匀而成,在常温条件下生产,并必须远离火源。
产品标准:灰色乳状液体,比重:0.80-0.88;沸点:178-182度;凝固点:-37.8度;闪点:(开杯法)86.9度;自燃点:536度;爆炸极限:(体积)1.37-11.8;实际胶质:小于等于6;铜片腐蚀:小于等于1;检测方法:据以上标准根据汽油的检测规程检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的各类化合物容易获得。
2、用此种助溶剂配置的大比例甲醇汽油不用改造发动机部件,有很好的醇油相溶性和冷起动性,燃烧性能好,替代效果明显。
3、本发明的组合溶剂不污染环境,与现应用的无铅汽油相比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按照组成配方的原材料,并依照配方组成的顺序,按照要求的重量比例依次加入后,利用高磁切割提能混合器混合均匀而成,生产必须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并必须远离火源。
实施例1
乙醇:5%;乙酸乙脂:15%;异丙醇:10%;戊醇:15%;正丁醇:5%;二甲苯:5%;MTBE:20%;甲缩醛:15%;核磁共振液:5%;乳化剂1%;防腐防溶胀剂:2%;表面活性剂:2%。
在按照所要求的配方配制后的溶液中再加入BTA,且溶液浓度为200ppm。
实施例2
乙醇:8%;乙酸乙脂:8%;异丙醇:20%;戊醇:10%;正丁醇:8%;二甲苯:6%;MTBE:10%;甲缩醛:20%;核磁共振液:3%;乳化剂:2%;防腐防溶胀剂:3%;表面活性剂:3%。
在按照所要求的配方配制后的溶液中再加入BTA,且溶液浓度为100ppm。
实施例3
乙醇:3%;乙酸乙脂:8%;异丙醇:15%;戊醇:7%;正丁醇:15%;二甲苯:4%;MTBE:12%;甲缩醛:15%;核磁共振液:8%;乳化剂5%;防腐防溶胀剂:4%;表面活性剂:4%。
在按照所要求的配方配制后的溶液中再加入BTA,且溶液浓度为300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东,未经杨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2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高效汽油助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燃油分子细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