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683.6 | 申请日: | 201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石谷哲二;久保田大介;田村智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朱海煜;徐予红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比显像管薄型、轻量的显示装置(平板显示器)进行了研究开发。平板显示器有具有液晶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EL(Electro Luminescence)元件等的自发光元件的EL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器等。这些装置在市场上相互竞争。
目前,上述平板显示器各有长处和短处。液晶显示装置与其他平板显示器相比处于劣势的地方之一是元件的响应速度(显示切换速度)。至今为止已有各种用于克服响应速度的缺点的提案。现有的利用所谓的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驱动方式的液晶元件的响应速度为10ms左右,但是通过利用OCB(Optically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双折射)模式或FLC(FerroelectricLiquid Crystal:铁电性液晶)模式等的方式实现了将响应速度提高到1ms左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与这种液晶的驱动方式同样地引人注目的技术,有将被称为蓝相的状态用于液晶显示元件的技术。蓝相是出现在螺旋间距较短的手性向列相和各向同性相之间的液晶相,其具有响应速度极高的特征。此外,当使用蓝相时,不需要取向膜,并可以实现广视野角化,因此被期待实用化。但是,因为蓝相只呈现在胆甾相和各向同性相之间的1℃至3℃的温度范围内,所以有需要元件的精密的温度控制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通过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来扩大蓝相的温度范围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通过对液晶材料中混合光硬化树脂,并以呈现蓝相的温度照射光,而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7-84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327966号公报
当通过液晶滴落法(或ODF(液晶滴注制程,One Drop Filling)法)制造液晶显示装置时,优选使用粘性高的密封材料以保持贴合之后的衬底之间的密接性。一般地说,在使用粘性高的光热并用固化型的密封材料在减压气氛下使滴落有液晶的衬底与其他衬底贴合之后,对密封材料照射紫外线以使它预固化,然后通过热处理进行完全固化,并且对液晶材料照射紫外线而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
但是,当在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之前对光热并用固化型的密封材料照射紫外线来使密封材料预固化时,形成在密封材料的内侧的液晶材料也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由此,液晶材料以在室温下的相被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例如,当在室温下液晶材料是胆甾相时,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的部分以胆甾相被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因此有不能形成呈现稳定的蓝相的液晶层的问题。
另外,此时,即使设置用于防止液晶材料受到紫外线的照射的遮光掩模,也有液晶材料被形成在衬底的布线等反射的光照射的忧虑。
另一方面,当在对光热并用固化型的密封材料照射紫外线之前进行液晶材料的高分子稳定化处理时会发生如下问题:由于随着高分子稳定化处理时的温度上升而密封材料的粘性降低,因此与液晶材料接触的密封材料的宽度变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呈现稳定的蓝相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课题之一是提供如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使用光热并用固化型的密封材料的液晶滴落法中,即使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也减少密封液晶材料的密封材料的宽度变宽的情况,而提供具有呈现稳定的蓝相的液晶层。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进行高速响应的液晶层的液晶显示装置。
所公开的发明的一个方式当利用液晶滴落法(或ODF法)制造具有蓝相的液晶显示装置时,抑制在对液晶层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之前该液晶材料被照射到非意图性的光。
所公开的发明的一个方式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衬底上将热固化型的第一密封材料形成为框状的第一步骤;在第一衬底上的第一密封材料的外侧形成光热并用固化型的第二密封材料的第二步骤;对第一密封材料的内侧滴落液晶材料的第三步骤;在减压气氛下将第二衬底贴合到第一衬底的第四步骤;对液晶材料进行高分子稳定化处理的第五步骤;以及通过热处理使第一密封材料固化的第六步骤。另外,在第一步骤至第六步骤之间也可以具有其他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6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推拉门窗用铝合金隔热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