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368.3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寒梅;邓崇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肤色 zno 多孔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半导体光电子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锌(ZnO)作为一种直接带隙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在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且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纳米尺度的ZnO具有一系列优异的光、电、磁、力学和化学性能,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生物传感器、光催化、变阻器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国内外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制备出了各种各样的ZnO纳米结构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线、纳米管、纳米带,纳米环和纳米梳等,所涉及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溅射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热解法,以及水热/溶剂热法等。但是,呈肤色的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还未见报道。华东师范大学崔庆月等以醋酸锌和氨水为原料,采用水热和高温分解法制备出了多孔ZnO纳米带状结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01182030A),但纳米带为白色粉体材料;苏州大学郑敏等以硝酸锌、氨水和尿素为原料,采用高温燃烧法制备出了粉红色的ZnO微米棒状结构(Min Zheng,Zuo-shan Wang,Jia-qing Wu,Qing Wang,Synthesis of nitrogen-doped ZnOnanocrystallites with one-dimensional structure and their catalytic activity for ammonium perchlo-rate decomposition[J],J.Nanopart Res.,2009,3),但微米棒为六棱柱形,表面没有孔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以及它的制备方法,以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为ZnO纳米结构材料添加一个新品种。
本发明提供的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用肉眼观察,在自然光下呈肤色;表面富含有大量的孔隙结构,棒的断面呈四方形,边长介于100~500nm,棒长度介于1~10μm,表面孔径大小介于10~50nm。
本发明的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采用微波加热和焙烧热分解两步法制备得到,其具体工艺流程步骤如下:
(1)将0.306g草酸锌用去离子水分散成悬浮液;
(2)慢慢加入乙二胺,乙二胺与草酸锌的物质的量比为0.5~2;
(3)充分搅拌10~30分钟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8~12分钟;
(4)覆盖一层PE膜,放入家用微波炉中,在低火档加热6~10分钟;
(5)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沉淀物,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将沉淀物放入烘箱中加热8~10小时,温度为40~60℃;
(6)将烘干的白色沉淀物放入电阻炉中在温度为400~600℃下加热0.5~2小时,即得到所述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
所述乙二胺的体积为0.14mL,乙二胺与草酸锌的物质的量比为1∶1。
所述在微波炉中的微波加热时间为8分钟。
所述在马弗炉中的加热时间为1小时,温度为500℃。
本发明得到的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是一种具有结构新颖、性能优越的ZnO纳米材料,有望在化妆品防晒霜、医药抗菌、光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和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领域获得重要应用。所述制备工艺简捷高效,低碳环保,设备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操作可控,重复性好,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图;
图2是本发明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的低倍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图3是本发明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的高倍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完整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肤色ZnO多孔纳米棒状材料采用微波加热和焙烧热分解两步法制备得到,即,以草酸锌、去离子水和乙二胺为原料,反应液经超声分散后,通过微波加热制得前驱体化合物,然后在空气中焙烧热分解而成。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称取0.306g草酸锌,用60mL去离子水分散成悬浮液;
2)慢慢加入0.14mL乙二胺;
3)充分搅拌30分钟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10分钟;
4)用PE膜覆盖,放入家用微波炉中,在低火档加热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未经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低破碎玉米果穗剥皮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东亚飞蝗拒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