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加热式饮料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6143.6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曾志洪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加热 饮料 制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加热式饮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料制备装置,尤其是豆浆机中常设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可以用于加热饮料,也可以用于辅助或加快饮料的制备,视乎所需要加工的材料而定。饮料制备装置采用的加热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发热管或发热杯体加热方式,另外一种是蒸汽式加热装置。
前者的原理是发热元件直接或通过金属间接将热量传导给饮料或待处理食品,而后者的原理是发热元件先将热量传导给液体,使得液体沸腾产生高温蒸汽,最后高温蒸汽与饮料或待处理食品接触并将热量传导给饮料或待处理食品。另外,前者在使用时会有加热均匀性、饮料或待处理食品容易局部过热而变质、清洁较为困难(尤其是发热管伸入液体直接加热的类型)等诸多问题,相比之下后者由于加热原理异于前者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此蒸汽加热方式近年来逐渐得到业界的重视。
对于现有的蒸汽式饮料制备装置,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将蒸汽导入液体(或饮料中)。
1、饮料容器上部蒸汽管插入式
实例一:授权公告号为CN2468409Y(公告日2002年1月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分离式豆浆机。如图11所示,该豆浆机设有水箱11,水箱11底部设有发热体16,水箱11上部设有气管9,该气管9通过气接头13插入杯体8中。工作时,发热体16加热水箱11中的水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气管9进入到杯体8中加热杯体8中的豆浆。
实例二:授权公告号为CN 2681655Y(公告日2005年3月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蒸汽式豆浆机。如图12所示,该豆浆机壳体2的一侧设有不锈钢内胆水箱7,该水箱7底部设有加热器8,此外在水箱7 的顶部设有蒸汽口11,蒸汽口11上连接有气管12,气管12的另一端插入杯子6中。
实例三:授权公告号为CN 201139046Y(公告日2008年10月2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式饮料制备装置。如图13所示,该豆浆机包括主机3、豆浆杯23、设置在豆浆杯23上的杯盖10、蒸汽发生装置(13、14构成)、以及通过一阀门20与该蒸汽发生装置连接的储水桶1。该杯盖10中设置有导通管12和安装有延伸至杯底的蒸汽管道11。该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依次通过连接管15、杯盖10上的导通管12和蒸汽管道11进入豆浆杯23中。
实例四:授权公告号为CN 201398416Y(公告日2010年2月10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采用蒸汽加热器的豆浆机。如图14所示,该豆浆机包括机头3、桶体11、和设置在桶体11外的蒸汽发生器9。该蒸汽发生器9内安装进气管8,进气管8与蒸汽发生器9外部的蒸汽加热管10连通,该蒸汽加热管10从桶体11的上部伸入桶体11中。
上述的几个实例的都是将蒸汽管从杯体(即饮料容器)的上部插入到杯体来输送蒸汽的。然而这种蒸汽输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蒸汽管清洗较为困难
蒸汽管需要和饮料直接接触,无可避免地会有部分饮料及饮料残渣粘附在上面。蒸汽管的外壁面比较容易清洗,但是其内壁面的清洗就十分困难。
(2)蒸汽管路比较复杂
对于采用这种蒸汽传输方式的饮料制备装置,不仅需要设置较长的蒸汽管路以保证蒸汽能够顺利到达饮料中,而且还需要设置额外的固定部件将蒸汽管固定在饮料容器的上部。因此整个蒸汽管路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管路较长能量损失大。
2、饮料容器集成蒸汽管式
实例五:公开号为CN 1572200A(公布日2005年2月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家用豆浆机。如图15所示,该豆浆机主体21的下端部连接有水容器26,该水容器26中设有蒸汽发生器29,此外该主体21中形成有导管211以便蒸汽发生器29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导管211提供给豆浆。这种类型的蒸汽输入方式也存在蒸汽管道清洗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蒸汽管难清洗以及简化蒸汽管路是一个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蒸汽加热式饮料制备装置,使其克服现有饮料制备装置的蒸汽管清洗难和管路复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美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61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吹风冷却蜂窝网板
- 下一篇:一种电热锅及其干烧后加水状态自动识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