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SUPA系统E-HICH SIR估计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2243.1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1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鑫;谭舒;王茜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7/38;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5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hsupa 系统 hich sir 估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简称HSUPA)系统中增强专用信道(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简称E-DCH)混合自动重传确认指示信道(E-DCH Hybrid ARQ Acknowledgement Indicator Channel,简称E-HICH)的信干比(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简称SIR)估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信干比即信号功率与干扰功率比,表征了信号的接收质量。作为通信系统中一个基本的测量指标,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意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速无线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高涨。为适应这样的需求,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应运而生;3G大多以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ding Multi-address Access,简称CDMA)技术为基础,可认为是自干扰系统;在3G系统中,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受功率控制的严格限制,其目的在于使得本用户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其他用户受到尽可能小的干扰,从而使整个网络性能达到较佳的状态,在3G系统中普遍使用测量接收信号的信干比作为功率控制的依据,信干比由此成为提升网络性能、监控网络状态的基本测量指标之一,另一方面,信干比指标在提升译码性能,动态资源调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GPP在Release 6标准中引入了HSUPA技术,这使得高速上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HSUPA存在两种资源分配方式,调度传输和非调度传输,无论哪种资源分配方式下,UE在发送上行增强专用信道E-DCH后,Node B都会通过E-DCH混合自动重传确认指示信道E-HICH发送ACK/NACK进行接收确认;特别的,在非调度传输时,E-HICH还承载TPC/SS命令用于上行发送功率和同步的调整,另一方面,HSUPA允许多个用户的ACK/NACK应答消息(非调度还包括TPC/SS)复用到同一条E-HICH信道上以节省码道资源;E-HICH的简要基带处 理流程如下:
(1)各用户的信令消息单独编码,同一用户的ACK/NACK消息与TPC/SS命令分别编码;
(2)各消息或命令根据收发双方约定的已知信息选择扩展序列(80bit长)完成编码扩展,扩展序列是矩阵C80(80行80列)的某个行向量。C80矩阵由两个正交的Hadamard哈达码矩阵C20(20行20列)和C4(4行4列)作Kronecker克罗内克张量积得到,表示为:
(3)扩展后的序列各自完成插入哑比特、比特扰码、物理信道映射、调制;
(4)在完成调制之后,承载各用户信息的序列进行功率加权叠加,通过扩频,突发成形后完成基带处理过程;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于多个序列调制后的星座图混叠,E-HICH发送星座图不再有确定的基本形式,UE端接收的星座点也不再呈现预定调制星座图的特征,这使得以确知发送星座图为前提的信干比估计无法实现。
上述情况从客观上成为E-HICH无法进行内环功率控制的原因之一;同样也阻碍了利用信干比信息对E-HICH译码性能的提升,中国专利《E-DCH中信道的信号检测方法》(授权专利公告号:100574506)中涉及一种E-HICH信干比估计方法。该方法需要网络端发送E-HICH相对于专用控制信道的功率偏置信息,通过估计专用控制信道的信干比间接计算得到E-HICH的信干比,该信干比计算方法不仅需要网络端额外发送功率偏置信息,信令开销大,而且间接估计出的信干比也不能准确反映E-HICH信道的信号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信令开销小、准确反映E-HICH信道的信号质量的信干比估计方法及装置,适用于HSUPA系统;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HSUPA系统E-HICH SIR估计方法,包括:编码矩阵向量相关性扫描,发送编码向量识别,发送星座图重构和信干比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2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虚拟环境中选择对象的方法和多媒体终端
- 下一篇:定位网络主机通讯路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