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其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1305.7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0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中;牛瑞萍;孔祥艺;刘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控制电路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及其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某些类型的电池如锂电池,在电池电压较低时,即低电量时,电池的容量大,可以以较大的电流充电,电池电量接近全容量时,电池吸收电流的能力将小,如果继续施加大电流充电将出现问题,可能导致电池损害,所以当电池容量接近全电容时一般采用恒压模式给电池充电。因此,采用恒流恒压的充电方式以为业界所认同。
所谓恒流恒压的充电方式,及即先施加恒流给电充电,再施加恒压方式给电池充电。例如申请号为CN20041007661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恒流恒压的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它首先利用放大器120已恒流模式给电池105充电,当电池105接近饱和阈值电压Vchg时,电压保持电路140提供可变电流从而使得充电电路以恒压模式施加逐渐减小的电流给电池105充电。但由于充电时,电池与充电器之间有接触电阻、电路的输出端到电池亦存在导线引起的串联电阻,充电时电池本身也存在内阻等等,这些因素累计的充电回路电阻导致的额外压降导致停充电压的偏离真实值,即存在电池两端实际测得的电压比Vchg偏小的缺陷。且该公开专利也没用揭露如何停止给电池充电的填充时间,因而可能导致充电时间过长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充电时间的充电控制电路及其充电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具有恒流恒压电路,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设置成利用其输出以控制耦接到其上的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恒定的电流以恒流模式给电池充电和设置成利用其输出以控制所述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可变的电流以恒压模式给电池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具有与所述恒流恒压电路相连接的最小电流限制电路,所述最小电流限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最小电压以控制所述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最小的电流给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上述最小电流限制电路具有比较放大器,所述比较放大器依据其预设的最小限制电压控制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最小电压。
进一步的,上述恒流恒压电路以恒流模式充电时的初始电压为V1,最小电流限制电路预设的最小电压为V2,V2与V1之间的比值关系为N%,所述N%由用户依据充电需要设置。其中,N%的取值范围较佳的为5%~20%。
进一步的,上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具有饱和检测电路,所述饱和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充电控制电路开路时电池两端的电压。
进一步的,上述充电控制电路还具有开关电路,所述饱和检测电路通过开关电路控制所述恒流恒压电路停止对电池充电。
进一步的,上述饱和检测电路还具有时钟电路,所述时钟电路用于产生时间间隔,所述饱和检测电路依据所述时间间隔检测电池两端电压。且该时间间隔为固定的时间间隔或逐渐减小的时间间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给电池充电的方法,具体包括步骤:从利用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控制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恒定电流以恒流模式给电池充电,转换到用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控制所述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变化的电流以恒压模式给电池充电,最后转换成利用最小电流限制电路控制所述恒流恒压电路输出最小电压以控制所述压控电流源以给电池提供最小的电流给电池充电。
本发明通过最小电流限制电路控制充电控制电路输出最小限制电流给电池充电,并结合饱和检测电路检测充电控制电路开路时电池的电压,从而取得缩短给电池充电时间,并有效充满电池电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的充电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充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种充电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一种具体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一种具体充电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传统的充电电路给电池充电的充电时间过长及实际充得的电压偏小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电路。
图2描述了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充电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具有响应施加电压产生电流I11和I12的压控电流源,且压控电流源分别响应施加到各自身上的同样电压从而产生基本相等的电流I11和I12,即压控电流源能依据所施加电压起到产生相等电流的镜像电流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华润矽科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1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载金炭中金含量的化学重量法
- 下一篇:缸头垫片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