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直流拉弧的电路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9653.0 | 申请日: | 201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方刚;戴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0 | 分类号: | H01R13/70;H02J3/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直流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直流拉弧的电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当连接器的两个触点带电分离时,只要电路中电压大于10~20V。电流大于80~100mA。动、静触头间就可能会出现电弧。此时触头虽已分开,但是电流通过触头间的电弧继续流通。
交流电流的电流瞬时值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在电流的过零点,电流变为0,电弧会自动消失。但直流电流因为没有电流过零点,因此,电弧产生后,很难消弧;一直到连接器的两个触头分开到足够的距离,电弧才能自动消失。
电弧是高温高导电率的游离气体,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同时可能对其周边的人身或设备造成严重伤害,甚至造成火灾等严重灾难。
大部分的太阳能并网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直流输入电压均大在100~1000V之间,电流、电压均远大于电弧的产生条件。在并网逆变器的安装、运行、维护期间,可能需要带载切断直流,因此,必须在并网逆变器的直流输入侧,增加一个具有带载切换能力的直流开关。
由于直流灭弧的特殊性,目前市场上直流的开关非常昂贵,一个20A/1000VDC的直流开关大约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直流拉弧的电路,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电路环节少,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插拔过程中防止直流拉弧的方法,它方法简单,使用方便,电路环节少,成本低。
本发明电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直流拉弧的电路,它包括连接器触头、主触点、辅助触点,所述主触点和辅助触点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可控制该连接电路断开或闭合的电子开关。
所述辅助触点设置于连接器触头与主触点接触之前必会接触到的位置上。
传统的连接器是两个触点的形式,本技术方案通过增加一个辅助触点,以及一个电子开关来实现消除电弧。其关键在于:在插触头的过程中,当连接器的触头与辅助触点连接的时候,连接器的电流流向转到电子开关的辅助电流通路,电路通过此回路实现消弧;在拔触头的过程中,当连接器的触头与主触点分离的时候,连接器的电流流向转到电子开关的辅助电流通路,电路也通过此回路实现消弧;当连接器的触头与辅助触点分离的时候,电子开关已经断开,也没有电流存在,因此,也不会产生电弧。
本发明方法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接器插拔过程中防止直流拉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辅助触点通过设有电子开关的连接电路与连接器主触点电连接;
在插连接器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a.在插连接器的过程开始时,电子开关保持断开,
b.当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辅助触点接通后,电子开关闭合,流过连接器的电流通过电子开关所在的连接电路进而实现防止接入时的拉弧问题,
c.当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主触点接通时,此时电子开关保持闭合或者断开皆可;
在拔开连接器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步骤,
d.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主触点分开,在此过程中电子开关保持闭合,流过连接器的电流通过电子开关所在的连接电路进而实现防止关断时的拉弧问题,
e.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辅助触点即将分离时,电子开关断开,流过连接器的电流也同步断开,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辅助触点再断开,进而实现防止关断时的拉弧问题,
f.连接器触头的头端与连接器辅助触点完全分离,到达初始位,与连接器辅助触点形成一定的物理隔离,此时电子开关保持闭合或者断开皆可。
所述辅助触点设置于连接器触头与主触点接触之前必会接触到的位置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电路环节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示意图(虚框内表示了本发明的结构);
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为本发明方法的连接器插拔过程中的各步骤示意图。
其中:1触头;2主触点;3辅助触点;5电子开关;6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防止直流拉弧的电路,它包括连接器触头1、主触点2、辅助触点3,所述主触点2和辅助触点3之间的连接电路上设置有可控制该连接电路断开或闭合的电子开关5。
所述辅助触点3设置于连接器触头1与主触点2接触之前必会接触到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艾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96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路架线
- 下一篇:一种LTCC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