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108.0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腾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7/00;A61K35/02;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盗汗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是纯中草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盗汗是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根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有烘热感,并伴有热作汗出,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等感觉,心情也表现的烦躁。轻型与中型盗汗者若不及时治疗,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逐渐发展成重型盗汗病人,从而向“脱症”发展,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对于盗汗,目前治疗该病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靠自我养护,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食疗调养来缓解症状,容易反复。其它治疗方式大都疗效不显著,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其配比,达到消除症状,恢复健康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糯稻根8-12份,浮小麦8-12份,黑豆衣8-12份,棉花籽0-2份,牡蛎0-2份,龙骨1-3份,大枣4-10份,人参1-2份。
优选的原料配方如下:糯稻根10份,浮小麦10份,黑豆衣10份,棉花籽1份,牡蛎1份,龙骨2份,大枣7份,人参1.5份。
一种治疗盗汗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1)按比例取糯稻根,浮小麦,黑豆衣,棉花籽,牡蛎,龙骨,大枣,人参混合粉碎成100目的颗粒。
(2)将(1)所得混合物微波炉烤3-5分钟,冷却至室温。
(3)分装成小包,每包30克备用。
本发明方剂主要的中草药根据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分析,药性及药理作用如下:
糯稻根:甘;平;归肝经。养阴除热;止汗。
浮小麦:凉;甘;归心经。敛汗,益气,除热。用于自汗,盗汗,骨蒸劳热。
黑豆衣:味甘,性微寒。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
棉花籽:辛,热。补肝肾,强腰膝,暖胃止痛,止血,用于胃痛,腰膝无力。
牡蛎:微寒;咸;归肝、胆、肾经。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癓瘕痞块。
龙骨:平;甘、涩;归心、肝、肾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肝阳眩晕,滑脱诸证。
大枣:温;甘;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
人参:微温;甘、微苦;归心、肺、脾经。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本发明纯属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养阴除热,补肾益阴,健脾利湿,除热解毒的功效。在疗程内,通过服本发明的药,使烘热、烦躁、无力感消除,逐步达到痊愈的目的。对于治疗盗汗具有很好的作用。自2009年10至2010年1月以本发明的药在招远市人民医院治疗盗汗50例,并与使用(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治疗盗汗30例做对照。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治愈率70%,总有效率92%;治愈率46.7%,总有效率65.1%。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治疗组1:本发明的药物,1包/天,9天为1个疗程。
对照组2:知柏地黄丸(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一次9克,一日2次。9天为1个疗程。
每组均于治疗9天后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治疗前在病例来源、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患者盗汗情况,并观察有无不良反映。两组治疗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腾飞,未经徐腾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1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甜高粱秸秆汁保鲜贮存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松仁玉米烤肠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