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湖泊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010182801.6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8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崔保山;蓝艳;李夏;范晓云;张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C05F15/00;C05F5/00;C0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湖泊 煤渣 培养 方法 | ||
1.一种利用湖泊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煤渣筛分为大小粒径两种颗粒,将大粒径煤渣铺于盆底,然后填入小粒径碎渣,最后铺上湖泊底泥,可用于培养花卉和苗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泥在装填前先置于阳光下晾晒,经受一定时间的直接日光照射,以杀死底泥中的蛆虫和病毒胚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土装填好后,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对其进行浇水,使培养土沉降紧实,同时,底泥中的重金属溶解下来,向下渗透至煤渣层,被煤渣吸附,防止重金属对环境造成污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不同的培养植物设置煤渣和底泥的比例,煤渣与底泥的体积比应保持在1/4~1/3的范围内,以满足不同植物生长对空气和水分的要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底泥和煤渣为培养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植物的出苗或移植阶段,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浇水方式,保证培养土含有充足的水分。约一周左右,植物开始生根,应采用多量少次的浇水方式,以利于植物根系向下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8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倒装焊封装散热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富硒有机肥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