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性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2514.5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特威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23/12;C08L51/06;C08L77/0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华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三元乙丙橡胶 聚丙烯 塑性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特别 涉及一种极性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是快速发展的一种环保新材料,其优 点是:1、兼具传统橡胶的高弹性能和聚丙烯树脂的热塑加工性能。2、能够 利用现有的树脂加工设备和加工方法(如压延、注射、吹塑等)进行橡胶制 品制造。3、能够像树脂一样实行多次加工并被回收和再利用,可极大地满 足低能耗加工、多样化加工、精密加工、可重复加工的要求。因此,三元乙 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是橡胶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橡胶加工和橡 胶回收再利用的最好途径。
美国蒙山都(Monsanto)公司是最早获得三元乙丙橡胶/聚烯烃热塑性弹 性体专利的公司(如美国专利US4311628、US4594390及US4130535等), 中国发明专利ZL91109976.X和ZL200610096995.1也涉及到通用的三元乙丙 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制备技术。上述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 性体采用非极性的聚丙烯作为连续相,导致弹性体的表面呈现非极性的特 征,这样的弹性体可以与聚丙烯,聚乙烯等非极性的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性和 粘合性,可以覆盖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表面以形成柔软手感的表层,但是 这类弹性体与极性的材料不相容,在二次模塑后无法形成粘合成一体的材 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性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目的是解决现有的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与极性材料不相容的 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极性三元乙丙 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原料配方主要由下列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 65~80份;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5~15份;
橡胶改性聚酰胺 10~20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极性三元乙丙 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将原料准备好后,采用双 螺杆挤出机进行加工,双螺杆挤出机的参数为:长径比为36~58,转速为 200转/分钟~500转/分钟,温度为140℃~200℃。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邵氏硬度为 45A~85A。
2、上述方案中,所述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熔融指数大于或等于 100g/10min(230℃2.16Kg),且马来酸酐的接枝率大于或等于0.5%。
3、上述方案中,所述橡胶改性聚酰胺为三元乙丙橡胶/聚酰胺热塑性弹 性体,其熔点为115℃~160℃,以水的密度为参照,其相对密度为1.07~1.10。
4、上述方案中,原料配方中还包含0.1~1.5重量份的抗氧剂,所述抗 氧剂选择下列材料中的一种:
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1010);
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醇酯(抗氧剂1076);
2,6-二叔丁基对甲酚(抗氧剂264);
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抗氧剂CA);
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抗氧剂2246)。
5、上述方案中,原料配方中还包含0.1~1.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剂,所 述抗紫外线剂选择下列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代苯并三唑;
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
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
6、上述方案中,原料配方中还包含0.1~1.5重量份的润滑剂,所述润 滑剂选择石蜡、硬脂酸、硬脂酸锌和硬脂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特威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特威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