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位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220.2 | 申请日: | 201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丁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俊豪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多模位的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生产设备有若干个模位和工位(一般情况下,相对地面移动的装卡产品的位置称模位、相对地面不移动的加工产品的位置称工位),每个模位装卡一个被加工的产品,在这些生产设备的某些工位被加工的产品往往需要自转。模位驱动装置就是解决模位(产品)自转问题的。
现有的模位驱动装置,有三大类:第一类如图1和图1a所示,一截面为圆形的圆形带a1,同时缠绕地挂在若干槽轮a2上,靠驱动轮a3张紧轮a4实现驱动和张紧,每个槽轮a2代表一个模位,靠圆形带a1的张紧力使圆形带a1与槽轮a2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驱动各模位。其缺点是,由于圆形带a1能够承受的张紧力有限,摩擦力必然也是有限的,特别是模位数增多时,不仅设备尺寸增大,每个槽轮a2与圆形带a1的包角也随之减少,摩擦力也减小,因此这类方案对于各模位需要无打滑自转的情况不适用。
第二类是如图2所示,中心有一个大齿轮b1,周围有与其啮合的若干小齿轮b2,每个小齿轮b2代表一个模位,当小齿轮b2围绕大齿轮b1公转时,小齿轮b2也在自转。大齿轮b1一般是静止的,小齿轮b2围绕大齿轮b1公转的转速由生产节拍确定,那么小齿轮b2自转的转速也就确定了。这类方案的主要缺点是:小齿轮b1自转只有一种转速,无法满足多种转速的要求;其次是由于靠齿轮啮合,零部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是比较高的,所以设备造价是比较高的。随着模位数的增多,大齿轮b1的直径就要增大,例如超过40个模位,大齿轮的直径就很大,设备体积和造价就变得更不理想。
第三类,每个模位由一个电机驱动,这类方案当模位数多的时候设备造价显然是高的,尤其各模位需要多种自转转速并精确控制自转速度和自转角度时,从电气上控制是复杂的,将近一步增加造价。另外,这类方案当模位数多的时候,设备体积也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新的技术方案,实现各模位无打滑的精确驱动,根据不同产品对工艺的需要实现各模位不同的转速,当模位数较多时降低设备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模位驱动装置,包括:机架、可运转地装于机架上的带若干销轴孔的主链条、若干装于该销轴孔的小轴和从动轮、至少一条装于机架上的柔性带、该柔性带可啮合地周期循环作用在各从动轮上。当主链条和柔性带以各自的速度运动时,只要两者的运动速度不同,从动轮在随着主链条运动的同时自转。所述的柔性带是指链条、同步齿形带等无滑动摩擦的可挠曲的抗拉力部件。因此,所述的从动轮带有可与柔性带啮合的齿。
因为柔性带与从动轮啮合总有起始和结束,在起始端有的模位不能一下顺利啮合,往往滞后一点时间才能完成啮合,所以需要柔性带与从动轮啮合的起始端装有避让装置,防止柔性带和从动轮的损坏。如果啮合的起始端处于主链条的弯道部位时,则也可以不必安装避让装置。
所述的柔性带可运转地装于机架上,并且该柔性带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主链条的主动轮之间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联结起来。这样可以使用一个动力源,降低设备造价,并使各模位的转角与主链条的运转有精确的对应关系。如果柔性带相对机架不运动,也可驱动各模位,只不过各模位的转速是不可调的。
所述的柔性带的主动轮与所述的主链条的主动轮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包含速比改变装置。速比改变装置可以像自行车变速器一样改变链轮的齿数,也可以用不同齿数的齿轮相啮合,还可以用摩擦式无级变速机,等等。目的是通过改变柔性带的运动速度来改变各模位的转速,以满足实际生产中工艺的需要。
所述的主链条和柔性带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电机驱动。这样做机械方面可能简化。电机的种类很多,如果用步进电机、同步电机、伺服电机也可精确控制转速。
因为是有齿啮合,所以在啮合的起始端会产生转角误差,误差小于或等于圆周的±0.5/n(n是从动轮的齿数)。所述的小轴或从动轮带有长方形的块,该长方形的块通过转角校正装置实现转角的矫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俊豪,未经丁俊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波管中冷阴极的去毛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控制钢轨轨头脱碳的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