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0951.3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天希;李玉德;刘志国;林晓燕;罗萍;潘秋丽;滕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3B42/02 | 分类号: | G03B42/02;G21K1/00;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逯长明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位相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X射线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X射线位相成像的原理是:采用相干光源,当波前通过物体时,相干(平面或球面)波前受到了畸变,进一步传播时,由于横截波前的干涉效应,就会产生强度变化,因此使位相变化可以利用可观察的强度变化显示出来,即形成位相衬度。现有的X射线位相成像系统有好多种,其中一种利用微焦斑X射线光源发出的连续谱进行位相成像,利用X射线光源连续谱进行成像,这可以缩短成像时间,从而提高成像效率。这种位相成像方法只要求X射线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干,而对时间相干性要求不高。由于微焦斑X射线光源(小于等于30微米)能提供具有高度空间相干的X射线,而这种光源固有的较低的时间相干影响位相的衬度并不严重。因此,如何得到微焦斑X射线光源是利用微焦斑X射线光源发出的连续谱进行位相成像的关键。
现有的可用于X射线位相成像的微焦斑光源由于在其靶的微小区域发射X射线的同时会有大量的热量产生,所以这类可用于X射线位相成像的微焦斑光源强度很低,导致成像效率不高,不能达到理想的成像效果。人们在努力研制可用于X射线位相成像的微焦斑光源过程中,发现可以利用X射线光学器件将大焦斑光源发出的发散X射线会聚为微焦斑,然后再利用该微焦斑作为X射线位相成像的光源。在这些X射线光学器件中,多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能够将连续的X射线会聚为微焦斑以达到X射线位相成像的相干要求。
但是,由于多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是由20-30万根毛细管拉制而成,在成像过程中,每根玻璃毛细管的管壁不可避免的对成像效果造成影响。因此,在使用多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进行成像时,多毛细管的管壁所造成的背底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存在较大的缺点,成像质量仍不理想。
因此,如何得到高质量的X射线位相成像的微焦斑光源,以提高X射线位相成像的清晰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该成相装置可以提高X射线位相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使X射线位相成像更清晰,而且该装置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X射线光源、光学器件和X射线探测器,所述X射线光源发出的X射线沿所述光学器件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形成微焦斑,经过被成像的样品后,在所述X射线探测器上成像,所述光学器件为单毛细管。
优选地,所述单毛细管的各截面均为圆形截面,其母线为光滑渐变的曲线,且其中部截面的面积大于两端截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单毛细管为轴对称管,其对称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单毛细管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
优选地,所述单毛细管的入口直径大于所述单毛细管的出口直径。
优选地,所述单毛细管的长度范围为0.1cm-50cm,入口直径的范围为1mm-10mm,出口直径的范围为1μm-30μm,入口焦距的范围为1cm-50cm,出口焦距范围为2mm-30mm。
优选地,所述X射线探测器具体为X射线成像板。
优选地,所述单毛细管具体为玻璃单毛细管。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样品的样品台,所述样品设于所述样品台的上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包括X射线光源、光学器件和X射线探测器,其中,与现有技术不同的在于,光学器件为单毛细管。即本发明提供的X射线位相成像装置在X射线光源之后放置单毛细管,由X射线光源发出的X射线被单毛细管会聚形成微焦斑,由该微焦斑发出X射线依然满足X射线位相成像的空间相干要求,由该微焦斑发出X射线打在样品上之后,在X射线探测器上可以形成样品的像,从而得到样品的成像图片。
相比较于多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利用单毛细管可以消除管壁轮廓的影响,减少管壁造成的背底影响,提高X射线位相成像质量。另外,单毛细管所形成的微焦斑更小,使X射线的空间相干性更好,样品经X射线位相成像的图像更清晰。因此,和多毛细管X射线光学器件相比,采用单毛细管进行X射线位相成像,能够得到更好的成像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单毛细管的入口直径大于其出口直径。单毛细管的入口直径越大,收集的来自X射线光源的X射线越多,这便于形成高功率密度的微焦斑。同时,单毛细管出口直径控制着其会聚焦斑的直径,出口直径越小,经其会聚的微焦斑的直径越小,成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所以,为了形成高质量的微焦斑,本发明所提供的单毛细管的入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使入口处尽可能地多收集X射线,出口处形成的直径尽小,使成像更清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居家管理系统与方法
- 下一篇:一种获取动目标运动参数的闪光追迹成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