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制作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0233.6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邓惠斌;刘一鸣;高云霞;雷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H02K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5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的线圈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圈制作工艺为:梭绕→包保护带→涨型→引线头成型→包扎→检查→交出。即,梭绕机上安装有不同线圈所需的不同模具,单根或多根电磁线按图纸规定的匝数在梭绕机的模具上连续进行多圈绕制成型(梭绕);然后对绕制成型的线圈包保护带; 包好保护带的线圈放在涨型机成型至规定形状,其中涨型机的鼻部销钉用于成型和固定梭绕后的线圈,两边的四个液压缸分别带动四个手臂向两边拉动线圈至规定形状,整个过程由数控程序来完成;涨型之后对引线头用简易工具进行R扁弯成型(引线头成型),最后进行包扎、检查、交出。
但是这种传统的线圈制作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线圈涨型后,再对线圈引线头用简易工具进行R扁弯成型,此时,由于线圈已经拉至最终形状,线圈斜线边空间位置狭小,受线圈斜线边空间位置影响,对引线头成型操作造成不便。单根及较软材质的引线头可以勉强进行操作,但引线头成型效果不好,尺寸不易控制;而对于多根并绕的线圈及材质较硬的导线,则该方法不适用,因其极易造成线圈绝缘破损及引线头翘曲,使得引线头成型困难且成型一致性差,不利于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引线头成型质量及一致性、减少导线绝缘的破损,且操作方便的线圈制作工艺。
一种线圈制作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
(1)对单根或多根电磁线按图纸规定的匝数在梭绕机上进行梭绕;
(2)对线圈进行引线头成型;
(3)线圈引线头成型之后对线圈进行包保护带;
(4)包好保护带的线圈在涨型机上进行涨型;
(5)涨型完后,对线圈进行绝缘包扎。
所述引线头成型采用的工具是安装有快换压头的扁弯工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涨型之前对引线头进行成型,消除了线圈斜线边空间位置影响的限制,
使得线圈成型操作方便,容易实施,能够有效保证引线头的成型质量和一致性,减少了对导线绝缘的损伤,该方法对单根及多根导线并绕的线圈引线头成型均适用,同时辅之通过安装有快换压头的扁弯工具,保证了引线头的成型效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线圈制作工艺,工艺步骤如下:
(1)梭绕机上安装有不同线圈所需的不同模具,对单根或多根电磁线按图纸规定的匝数在梭绕机的模具上连续进行梭绕,多圈绕制成型。
(2)采用带快换压头的扁弯工具对涨型之后的线圈进行引线头成型,不同产品更换不同压头;
(3)线圈引线头成型之后对线圈进行包扎;
(4)包好保护带的线圈放在涨型机成型至规定形状,进行涨型,其中涨型机的鼻部销钉用于成型和固定梭绕后的线圈,两边的四个液压缸分别带动四个手臂向两边拉动线圈至规定形状,整个过程由数控程序进行完成;
(5)涨型完后,对线圈进行绝缘包扎。
对绝缘包扎完成之后的线圈进行检查,检查合格之后就可以交出了。对于
不同线圈的R部位成型仅需更换专用扁弯工具上的快换压头即可实现不同半径R的扁弯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极直流接触器
- 下一篇:一种减振降噪干式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