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层析及膜技术从乌龙茶中精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8251.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1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全;冯文辉;陈燕珊;陈伟强;林立武;丁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森全 |
主分类号: | C07D311/62 | 分类号: | C07D31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632 广东省潮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层析 膜技术 乌龙茶 中精取表没食 子儿 茶素 没食子酸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乌龙茶中精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下简称EGCG)的方法,具体来说是一种采用层析及膜分离方法从乌龙茶中分离纯化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酚类活性物质,其为主要成份及最有效成份EGCG,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辐射、抗肿瘤、抗病毒、降血脂和胆固醇、抗菌、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目前,EGCG单体已被列为一种可代替紫杉醇的抗癌新药。由于茶叶中主要有效成份为茶多酚,时下,EGCG大都由茶叶提取而制得,对此,如专利局公开号为CN101381359A的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从绿茶中提取高纯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方法”,通过将液相萃取法和闪烁硅胶柱色谱法联用,制得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单体,该方法虽可制得高纯度EGCG单体,但一方面由于存在操作复杂、投资大、得率低、损耗大、有毒有机溶剂(如氯仿)残留、金属残留等问题,使产品难为保健品和医药等行业所接受;另一方面,研究表明,乌龙茶的茶叶中有效成份茶多酚、儿茶素单体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比绿茶高了近十个百分点,因此,从绿茶中提取EGCG相比乌龙茶并不具有更理想的资源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的EGCG单体的提取方法,即采用层析及 膜技术从乌龙茶中进行提取纯化EGCG而达到高得率、高纯度且无残留并适用于产业化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利用乌龙茶的茶多酚类及其它杂质在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分别用膜过滤、膜浓缩去杂得到多酚类粗制品,再利用层析分离技术精制出茶多酚,回收有机溶剂,最后利用膜分离技术从茶多酚类中分离出儿茶素EGCG单体,并通过结晶和冷冻干燥可得单体儿茶素EGCG产品。实施该方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取,将乌龙茶叶通过水提得茶液。
(2)膜过滤膜浓缩,常温下,采用有机高分子卷式膜进行除杂去色,再连续萃取去除茶多糖,得较纯茶多酚样液。
(3)层析分离,选用体积为2500cm3,高为70~100cm柱子,填入极性树脂;平均粒度在50目左右,再将样液填入柱子,利用树脂吸附儿茶素组份,去除咖啡因、色素等杂质,流速为1~2BV/h;流出液由深红色变浅;加入1~2BV量的水清洗,流速不变,至流出液为无色;用1~2BV、浓度为70~80%的乙醇溶液进行解吸,流速不变,收集有颜色的流出液,该流出液为儿茶素溶液。
(4)膜分离,常温下,将儿茶素溶液泵入膜分离设备中,采用高分子膜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收集液为EGCG溶液。
(5)结晶,将EGCG溶液进行真空浓缩,温度为50℃~70℃,使其固含量提高至25-45%后将EGCG浓缩液置于5~10℃环境下结晶,等结晶完全后,漂洗得EGCG晶体。
(6)冷冻干燥,将EGCG晶体冷冻干燥得白色固体EGCG产品。
上述步骤(4)所述的高分子膜为陶瓷膜,截流分子量是450~460。
上述步骤(5)中所述将EGCG溶液进行真空浓缩,优选温度为60℃,优选固含量提高至30%。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采用膜过滤和低温膜浓缩技术除去提取液中纤维、蛋白质、果胶等杂质,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工艺中纤维、蛋白质、果胶等难以除去问题。第二,利用膜分离技术动态分离茶多酚中的其它组分,较好地解决了产品在传统工艺因高温造成的容易氧化的问题,克服高能耗、高耗时、产品损耗高的缺陷,生产成本低、得率高、产品纯度达98%以上,易于产业化推广。第三,不使用含氯等有毒有机溶剂,具有无残留的优点;而且也不使用酸碱,更具环保。第四,工艺设计流程科学合理,操作简易,制备的EGCG单体含量达到98%以上,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提取,将乌龙茶叶用水液进行水提并得到茶液。
2)膜过滤膜浓缩,常温下,采用有机高分子卷式膜进行除杂去色,再连续萃取去除茶多糖,得较纯茶多酚样液(TP≥98%,EGCG≥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森全,未经陈森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