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5278.4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宝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8 | 分类号: | C08L67/08;C08G63/672;C09D16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2908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油 改性 醇酸树脂 及其 制造 方法 涂料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醇酸树脂,具体为一种能降低醇解温度及缩短醇解反应时间、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的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及其制造方法和在涂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醇酸树脂生产企业在制造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的工艺中,一般采用在季戊四醇、大豆油及催化剂醇解常规体系中进行。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搅拌升温到240~250℃,并保温30~45min才能醇解合格。这样的高温下必定造成能源浪费、且存在热资源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生产工艺中存在能耗高和产率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能降低醇解温度及缩短醇解反应时间,从而减少供热系统热效率的损失及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降低燃料油耗,提高生产效率的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色相低的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了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的涂料。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大豆油:180~250,
苯甲酸:180~280,
苯酐:230~260,
季戊四醇:130~150,
三羟甲基丙烷:15~20,
二甘醇:30~50,
回流二甲苯:20~30,
兑稀二甲苯:260~280,
减色抗氧剂:1.5~3.0,
催化剂:0.1~0.2。
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在空反应釜中预先通氮气(N2↑)3~8min,氮气(N2↑)的流量可以为2~5m3/h;
(2)、按上述配方重量份数依次投入大豆油、15~20%的季戊四醇、10~15%的二甘醇,搅拌升温;
(3)、升温至110~130℃时停止搅拌,投入催化剂,继续搅拌升温;
(4)、升温至215~225℃保温,醇解反应至釜内醇解物与无水乙醇比为1∶5~10在25℃时混合液透明后降温;
(5)、降温至150~170℃时,搅拌中投入上述配方重量份数的苯甲酸、苯酐、剩余的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剩余的二甘醇,减色抗氧剂和回流二甲苯,通氮气(N2↑)3~8min,氮气(N2↑)流量为:2~5m3/h,然后加热升温;
(6)、升温至160~180℃保温回流1~2小时,后用3~5小时升温至200~220℃保温;
(7)、保温至酸值小于等于18mgKOH/g、粘度为“18~28”/25℃格氏管时降温;
(8)、开启兑稀釜的氮气(N2↑),氮气流量为3~9m3/h,开启兑稀釜内盘管的却水,在开搅拌的兑稀釜中先投入50%兑稀二甲苯;
(9)、待反应釜内温度降至160~180℃时将反应釜内的物料转入兑稀釜兑稀,待转釜完毕再用剩余50%兑稀二甲苯清洗反应釜后投入兑稀釜,兑稀釜中物料搅拌冷却10min以上,检测树脂指标:外观、酸值、粘度、固含合格后,待温度降至100~130℃时,用≤20μm规格的滤袋进行过滤,出料装桶。
一种双组份哑光面漆,由下列重量分数原料制成:
大豆油改性醇酸树脂(H07F-70) 65~75,
甲苯 2~4,
环己酮 2~4,
润湿剂 0.2~0.4,
防沉剂 0.2~0.4,
哑粉 3~6,
醋酸丁酯 3~5,
消泡剂 0.2~0.4,
流平剂 0.2~0.4,
二甲苯 10~13,
醋酸乙酯 1~2;
一种双组份哑光面漆的制作方法,其包括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宝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宝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