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062.8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张旭;李学功;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1/02 | 分类号: | B60J1/02;B60S1/54;C08L33/12;C08K7/14;C08K9/04;C03C17/06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复合 结构 | ||
1.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复合结构,包括外层玻璃、内层透明玻璃钢、上通风槽板及下通风槽板,其特征是:外层玻璃为普通汽车玻璃,在外层玻璃内侧上、下不遮挡视线的部分分别涂有至少一条通电发热银浆。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钢之间设置有上通风槽板和下通风槽板,上通风槽板的一侧安装有一排气管,上通风槽板上设有多个与排气管相连通的排气孔,下通风槽板的一侧安装有入气管,下通风槽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入气管相连通的入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通风槽板上的排气孔和入气孔间距均小于10cm;通风槽板采用粘接或螺栓连接在挡风窗框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复合结构,其特征是发热银浆主料配比为导电银微粒62-66克,粒度控制在3~5μm、粘合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34-38克、溶剂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适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透明玻璃钢主料为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和改性E玻璃纤维,所述的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主料配比为苯乙烯100克、甲基丙烯酸甲酯120-380克、引发剂1.5克;所述改性E玻璃纤维是指E玻璃纤维经浸润剂浸润,浸润剂主料配比为聚酯乳液300克、A-174偶联剂18克、三乙醇胺十二烷基硫酸盐10克、聚乙烯醇单硬脂酸酯4克;在透明玻璃钢中改性甲基丙烯酸树脂所占比例应大于85%,改性E玻璃纤维应小于15%,纤维长度在35m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0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缝纫机的一体式电感踏板
- 下一篇:一种印刷方法及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