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气装置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998.9 | 申请日: | 201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魁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15101 | 代理人: | 张少华 |
地址: | 01404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装置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装置及其用途,属于可充气物体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气装置种类繁多,主要有充气床、充气垫、充气座具、充气气囊以及充气玩具等。充气床、充气垫、充气座具主要是供人们在户内或户外休息使用,或为病人恢复健康使用;充气气囊主要是为安全保障设计;充气玩具的种类较多,主要用于娱乐。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已被广泛使用,驾驶员在驾车疲劳时,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休息:1、放倒前座椅靠背;2、直接在后座上休息。
乘驾人员疲劳时,就以上两种休息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不能让乘驾人员得到很好的睡眠质量。不能伸腿,不能翻身,醒来后开车也是浑身不自在。从而对乘驾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乘驾人员在车上休息的问题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及其用途,本发明借助汽车的后座椅能够让乘驾人员得到理想的休息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本发明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体,其特征是:充气体是一个用薄膜充气材料制造的囊状物,在充气体上设有充气咀,充气体充气后其上表面为近似平面的长方形,其充气后承压大于等于200kg。
所述薄膜充气材料是PVC聚氯乙烯充气材料、TPU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充气材料、硅胶、皮革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用途是:放置于汽车前、后座椅之间,充气后其上部将汽车前、后座椅之间的空间填满,其上表面与汽车后座平齐,用于乘驾人员休息。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借助汽车的后座椅,与后座椅拼成一个宽敞的休息区,能够给乘驾人员提供一个理想的休息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充气装置包括充气体1,充气体1是一个用薄膜充气材料制造的囊状物,在充气体1上设有可进、放气的充气咀2,充气体1充气后其上表面为近似平面的长方形,其充气后承压大于等于200kg。本发明采用的薄膜充气材料可以是PVC聚氯乙烯充气材料、TPU热塑性弹性体橡胶充气材料、硅胶、皮革中的一种。本发明是利用汽车前靠背后与后座座椅前端之间的空间进行放置,其充气后的长度设计为与汽车两个后车门之间的距离;宽度设计为与汽车后座前端到前座椅靠背后之间的距离;高度设计为与汽车地板与汽车后座平齐。将本发明放置在汽车前靠背后与后座座椅前端之间并充气后,其下部与汽车前、后座椅靠紧,上部与后座座椅平齐形成一个可供躺卧休息的“床铺”。
以普桑为例,充气装置充气后长度为138cm(两个后车门之间距离);上部宽度为32cm,下部宽度为32cm(前座椅靠背到后座间距离);高度为32cm(地板到后座椅高度)。将其安放在车的前、后座椅间,与后座椅形成一个“床铺”,虽然成人在上面不能完全躺直,但由于其将汽车的前、后座椅间的空间填满,使得休息空间变宽,且两侧有靠,仍然可以使人较为舒适的休息。本发明适用于所有汽车种类及车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魁,未经王文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9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