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体外培育牛黄的治疗小儿咳嗽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986.6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明昌;蒋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6 | 分类号: | A61K36/8966;A61K9/16;A61P11/14;A61P29/00;A61P11/10;A61P11/06;A61P11/04;A61K35/4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培育 牛黄 治疗 小儿 咳嗽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含体外培育牛黄的治疗小儿咳嗽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是由体外培育牛黄2~4份、紫苏叶20~40份、桑叶20~40份、前胡40~80份、浙贝母20~40份、麻黄20~40份、桔梗20~40份、天南星(制)40~80份、陈皮20~40份、苦杏仁(炒)40~80份、黄芩40~80份、青黛14~28份、天花粉40~80份、枳壳(麸炒)40~80份、山楂(炒)30~60份、甘草10~20份加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制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组份计算,是由体外培育牛黄3份、紫苏叶30份、桑叶30份、前胡60份、浙贝母30份、麻黄30份、桔梗30份、天南星(制)60份、陈皮30份、苦杏仁(炒)60份、黄芩60份、青黛21份、天花粉60份、枳壳(麸炒)60份、山楂(炒)45份、甘草15份加适量的蔗糖和糊精制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颗粒剂。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一项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第一步:先取体外培育牛黄粉碎成极细粉,过150目筛,备用;
第二步:紫苏叶、陈皮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桑叶、前胡、浙贝母、麻黄、桔梗、天南星(制)、苦杏仁(炒)、黄芩、青黛、天花粉、枳壳(麸炒)、山楂(炒)、甘草等十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5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2~1.35(50℃)的清膏。
第三步:取第一步获得的极细粉用等量递增的方法加入到糊精中,研匀,过120目筛,备用;
第四步:取蔗糖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与第三步获得的混合药粉按照等量递增的方法进行混合,过100目筛。
第五步:取清膏,加入到第四步获得的混合药粉中,并加入适量90~95%的乙醇做粘合剂,搅拌混合30分钟,挤压过筛制成湿颗粒;
第六步:将制得的湿颗粒80℃烘干(含水量少于5%),用10目筛和80目筛除去不能通过10目筛的粗粒和能通过80目筛的细粉,即得到成品颗粒;
第七步:将第二步获得的紫苏叶和陈皮的挥发油喷入到干燥颗粒中,混匀,密闭24小时后,分装成袋。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清膏、蔗糖与糊精的重量比为1∶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明昌;蒋平,未经汤明昌;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9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蓄冷剂
- 下一篇:用于治疗腹部肿块的止疼药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