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背光源组件中的光源反射器及其背光源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0051.0 | 申请日: | 201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姝 |
主分类号: | F21V7/06 | 分类号: | F21V7/06;F21S2/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新华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背光源 组件 中的 光源 反射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照明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背光源组件中的光源反射器及其背光源组件。
背景技术
背光源在液晶显示(LCD)、广告灯箱、室内外照明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按照光源放置方位的不同,背光源可以分为直下式和侧置式两种类型。
直下式背光源,也被称为直射式背光源,是指把光源放置在液晶面板、扩散构件或灯箱布的下方,直接照明,如图1(a)(b)。光线从光源(荧光灯管、发光二极管(LED)等)射出经过反射器反射,向上经扩散构件后从正面射出,以面光源的形式照亮目标。因为光源安置空间较大,可以依照背光源的大小使用数目较多的光源。其优点是高亮度、视角好、光利用率相对较高、结构简单等,但具有系统纵向厚、尺寸大、难混光等缺点,因此主要应用于紧凑性要求不高的LCD电视,较厚的广告灯箱及顶灯等。
侧置式背光源是指光源置于导光板的一侧,通过导光板调节为液晶面板等目标提供均匀照明。导光板利用其底面的微结构阵列将入射的点光源(如LED)或者是线光源转换为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的面光源,然后经过其他光学器件的共同作用最终照亮液晶面板、灯箱布等目标,如图1(c)(d)所示。此类背光源广泛应用于中小尺寸的液晶显示中,如手机、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器、超薄广告灯箱等。这种背光源相对较薄。导光板是此类背光源中重量较大,成本较高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加工制作程序复杂,不灵活。由于导光板折射率较高,当采用LED为光源时,容易在靠近LED的区域出现亮点(或萤火虫现象),导致均匀性下降。混光不足往往也是侧置式背光源的一大不足。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满足结构上的紧凑性要求又能够克服亮点(或萤火虫现象)并节省制造工艺和成本的背光源设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源组件中的光源反射器及其背光源组件,其通过利用抛物线型的反射面轮廓来对光源出射的光的光强分布进行调整,以使达到扩散构件的光强满足均匀照明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背光源组件中的光源反射器,所述光源反射器具有满足抛物线方程的反射面轮廓,用于对从光源发出的光的进行整形并将其反射到扩散构件,以实现对扩散构件的均匀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反射器为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所述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通过分别将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分别旋转后组合而形成,所述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满足以下抛物线方程:y2=4f(x+f),其中,x为在沿着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对称轴从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焦点朝向开口的方向上的坐标,y为在垂直于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对称轴从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焦点朝向扩散构件的方向上的坐标,f为所述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焦距。
再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上半部分通过将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上半部分顺时针旋转角度θup来得到,所述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下半部分通过将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下半部分逆时针旋转角度θdown来得到。
优选地,所述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通过将旋转后的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上半部分或旋转后的基础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的反射面轮廓的下半部分进一步进行平移来得到。
具体地,所述角度θup和角度θdown均可以设置在0至15度范围内。
具体地,所述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为多级复合抛物线型光源反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姝,未经刘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0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