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炼钢煤气分离CO2循环利用于顶吹及底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8920.6 | 申请日: | 201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刘应书;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炼钢 煤气 分离 co sub 循环 利用 顶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及节能环保领域,特别涉及将转炉煤气中CO2气体分离回收后,直接喷吹到转炉,用于转炉顶吹或底吹炼钢工艺。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过程中每生产1t钢可回收煤气60~120m3,煤气中含CO 50~80%,CO2 10~20%,以往CO2作为废气随CO排放,没有任何作用。如何有效利用CO2的冶金功能及提高煤气的质量,将CO2与CO分离后,利用CO2的脱碳、脱磷及喷吹除尘等冶金功能,及作为转炉的搅拌气源代替底吹气源等。实现CO2的回收利用。同时煤气分离后,转炉煤气中CO的浓度提高5-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一种转炉煤气回收利用新途径,减少冶炼过程中CO2的排放,改善煤气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钢水质量。
本发明是在原有转炉煤气除尘回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一套完整的CO2分离回收设备,将冷却除尘后的转炉煤气中CO2进行分离回收贮存,作为顶底复吹转炉的复吹气源,进行转炉顶底复合吹炼。同时煤气分离后,转炉煤气中CO的浓度提高5-20%。
转炉炼钢煤气分离CO2循环利用于顶吹及底吹的方法,其特征是将转炉煤气的CO与CO2分离,CO2经煤气分离后,CO2回收量为100~15000Nm3/h,将CO2作为转炉的顶吹及底吹气源,实现转炉炼钢的顶吹氧气与二氧化碳混合喷吹,及二氧化碳与N2、Ar或氧气或燃气的混合底吹。
分离回收CO2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分离法、吸附法及膜分离法。本系统采用化学法进行分离回收,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为:化学吸收法是使原料气和化学溶剂在吸收塔内发生化学反应,CO2被吸收至溶剂中成为富液,富液进入脱吸塔加热分解出CO2从而达到分离回收CO2的目的。所用化学溶剂一般是K2CO3水溶液或乙醇胺类的碱性水溶液。加热富液的蒸汽是利用转炉煤气的余热产生,CO2分离过程几乎不消耗另外的能量。系统见附图1。
转炉炼钢过程以自产煤气中的温室气体作为复吹气源,通过调节系统保证CO2气体喷吹量。CO2气体回收量为1000~15000m3/h。顶底复吹CO2炼钢模式可根据现场冶炼钢种和工况需要进行合理设置调节。
顶部喷入1~10%CO2及99~90%O2,喷吹压力为0.4~1.6MPa,CO2-O2顶吹输入方式:CO2与O2通过混合装置经原有氧枪输入转炉,也可单独采用一支CO2超音速喷枪与原有氧枪配合使用。
底吹采用全程CO2喷吹或CO2-N2(或Ar、O2及燃气等)混合喷吹,也可采用吹炼前期底吹N2,后期切换CO2的吹炼模式,底吹压力为0.2~2.0MPa,CO2吹入量可根据钢种需要以及回收CO2气量进行调节。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煤气回收系统的30~300吨转炉炼钢工艺,采用转炉煤气中的CO2作为复合吹炼气源,有效控制熔池升温速度,可冶炼碳含量为0.01-1.30%的钢种,吨钢减少CO2排放10~20m3,烟尘量减少10%以上,脱磷率提高5~20%,煤气中CO含量提高至80%以上。同时降低冶炼成本,减少氧气消耗,为缓解大气温室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00吨转炉冶炼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瓣式铝合金管母线液压制头模具
- 下一篇:前保安装支架多工位级进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