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6835.6 | 申请日: | 201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4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超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7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臭气处理装置及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前期堆放仓的臭气、化工厂含有机硫和有机胺恶臭气体的进行净化处理的除臭 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在无利用价值的荒地、沟壑中 掩埋,让其自然腐烂分解,被植物吸收利用;二是利用生物发酵将垃圾转化为 有机肥料;三是直接高温焚烧,产生的余热用来发电或用于工业、生活供热。 前两者降解速度太慢,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而后者已经成为城 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焚烧设备处理垃圾的速度稳定,但垃圾的产生速度波 动很大,必须建造垃圾临时储存仓。在垃圾集中转运和储存过程中,垃圾在细 菌作用下腐烂降解释放出非常难闻的恶臭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该气体的 组成十分复杂,其主要成分为:氨气(NH3)、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 醚((CH3)2S)、甲酸(HCOOH)、乙醇(CH3CH2OH)、二氧化硫(SO2)、丙醛(CH3CH2CHO)、 丙酸(CH3CH2COOH)、丙酮(CH3COCH3)、丁酸(CH3CH2CH2COOH)、二甲胺((CH3)2NH)、 二甲二硫(C2H6S2)、甲醇(CH3OH)、一氧化二氮(N2O)、甲烷(CH4)、三甲胺((CH3)3N)、 一甲胺(CH3NH:)、乙醛(CH3CHO)、吲哚(C8H7N)、苯乙烯(C6H5CHCH2)等。具有明显 臭味的气体为:氨气(NH3)、硫化氢(H2S)、甲硫醇(CH3SH)、甲硫醚((CH3)2S)、甲 酸(HCOOH)、二氧化硫(SO2)、丙醛(CH3CH2CHO)、二甲胺((CH3)2NH)、二甲二硫 (C2H6S2)、一氧化二氮(N2O)、三甲胺((CH3)3N)、一甲胺(CH3NH2)等。虽然这些物 质只占气体总量的万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但恶臭难闻。
目前对垃圾臭气处理的方案有生物降解法、等离子分解、臭氧氧化、活性 炭吸附等。其中张涉等人发明了等离子除臭技术(专利CN101279101A),利用高 频强电场产生的等离子体将臭气分子分解。该方法能耗大,超高压电场易造成 电磁辐射,处理效率不高,且产生大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造成二次 污染。何品晶等人利用生物技术脱除臭气中的二氧化硫、硫醇等物质(专利 CN1351897A)。该方法处理速度很慢,设备庞大,后处理困难,难以满足大批量 垃圾处理要求。倪萍采用臭氧氧化技术将臭气分子分解(CN201006041Y)。张涉 等人在专利CN101279101A的基础上采用的臭氧氧化技术。但强氧化性气体—— 臭氧容易外泻,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吸附法效率不高,活性炭容易饱 和,需要频繁地对活性炭进行再生处理,活性炭的再生时间较长、且相对比较 麻烦和困难,活性炭使用寿命比较短,需经常更换活性炭,因此设备运行成本 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超,未经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68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