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5903.7 | 申请日: | 2010-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蒲通;范一;李友锋;王乃星;李东兴;李丰庭;陈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6561 | 分类号: | C07F9/656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地址: | 3173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阿德福韦单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苷类化合物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阿德福韦酯是一种新型的HBV-DNA聚合酶抑制剂,一种新型的抗病毒药物,其对动物 和人具有抗病毒活性。阿德福韦酯为阿德福韦的前体药物,易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阿德福韦 单酯和阿德福韦,降低了口服生物利用度。阿德福韦单酯作为阿德福韦酯中的主要杂质,为 保证药品质量需对其含量进行控制,因此制备一种高含量的阿德福韦单酯作为对照品是极其 必要的。而且阿德福韦单酯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制备高纯度产品对其在治疗方面的研究能 够提供帮助。
中国专利CN101085786公开了一种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它采用阿德福韦酯在乙腈 和水的混合介质中进行水解,水解后的固体产物用二氯甲烷洗涤,干燥得阿德福韦单酯粗品, 然后在乙腈和水的混合液里进行重结晶得阿德福韦单酯纯品。该方法步骤较多,且用到了易 燃试剂乙腈。
中国专利CN101190987则公开了阿德福韦酯在无机碱存在下进行水解,产物需用柱层析 纯化才能得到所需纯度的阿德福韦单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用溶剂清洁 环保,制备工艺简单,可一次性制得高含量阿德福韦单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醇和水的混合溶液里加入阿德福韦酯, 进行醇解和水解,处理得阿德福韦单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阿德福韦酯在醇和水溶液里首先发生醇解,然后发生水解,得阿德 福韦单酯,其合成路线如下: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所述混合溶液中醇和水的体积比例为100∶0.1~10。更优选体积比 例为100∶0.1~1。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体积用量以阿德福韦酯的质量计为5~20ml/g; 优选为8~12ml/g。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所述醇解和水解在50℃至加热回流温度下进行。更优选在加热回流 温度下进行。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所述醇解和水解的反应时间为3~10小时。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醇优选为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甲醇、乙醇、丙 醇或异丙醇。
本发明具体推荐所述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在醇和水的体积比例 为100∶0.1~10的混合溶液里加入阿德福韦酯,其中醇为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按任意比例的 混合:甲醇、乙醇、丙醇或异丙醇,并于50℃至加热回流温度下进行醇解和水解3~10小时, 冷却至室温放置,至物料不再析出,过滤、干燥得阿德福韦单酯;所述醇和水的混合溶液的 体积用量以阿德福韦酯的质量计为5~20ml/g。
更进一步,本发明具体推荐所述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在醇和水 的体积比例为100∶0.1~1的混合溶液里加入阿德福韦酯,其中醇为下列一种或任意几种按 任意比例的混合:甲醇、乙醇、丙醇或异丙醇,并于加热回流温度下进行醇解和水解3~10 小时,冷却至室温放置,至物料不再析出,过滤、干燥得阿德福韦单酯;所述醇和水的混合 溶液的体积用量以阿德福韦酯的质量计为8~12ml/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阿德福韦单酯的制备方法主要优点有:采用醇和水的混 合溶剂,所用溶剂清洁环保,制备工艺简单,可一次性制得含量在99.5%以上的阿德福韦单 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得的阿德福韦单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将10g阿德福韦酯粗品溶于100ml乙醇和10ml水混合溶液中,加热回流4小时,室温放 置至不再有物料析出,过滤、烘干得阿德福韦单酯2.5g,收率32.4%,采用HPLC检测含量 为99.8%。图1为所得阿德福韦单酯的红外图谱。
实施例2
将10g阿德福韦酯粗品溶于190.5ml甲醇和9.5ml水混合溶液中,加热回流3小时,放置 自然降温,析料。过滤、烘干得阿德福韦单酯约2.1g,收率27.2%,采用HPLC检测含量为 99.5%。红外图谱与图1相同。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车头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59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