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2297.3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 | 分类号: | G06F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广志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速 通用 串行 总线 usb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个人电脑(PC)、手持移动通讯设备、摄影器材、数字电视和游戏机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的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设备。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与外部设备的连接和通讯,是应用在PC领域的接口技术。
从1994年发表了USB初始版本以后,USB已经成为目前电脑中的标准扩展接口。USB具有传输速度快[全速设备12Mbps(12兆位每秒),低速设备1.5Mbps],支持设备的即插即用,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软驱、USB网卡、ADSL Modem、Cable 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
全速USB设备采用四线的接口,除了两根电源线和地线以外,只有两根线用于差分数据的传输。因此整个USB系统采用的是异步的传输方式,没有时钟信号的传输。这就要求在USB设备端必须有相应的时钟源,用于USB主机发送到设备端数据的采样以及USB设备端本身数据的发送;而且还要求USB设备端所提供的时钟源的频率必须和USB的总线频率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采样的正确性以及数据发送的有效性。
全速USB设备是由一个控制器芯片加上一些外围电路组合而成,而且目前在大多数全速USB设备中,对时钟源所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在控制器芯片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芯片外部的晶体振荡器。控制器芯片提供两个端口用于与外部的晶体振荡器的连接,并使用外挂的晶体振荡器的输入作为时钟源,用于处理USB数据。
这种处理方式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控制器芯片只用于处理USB的数据,而时钟由外挂的晶体振荡器提供。但这种处理方式也带来一些问题,首先是产品的成本问题,产品需要增加一个晶体振荡器的成本,而且控制器芯片需要提供两个专门的端口用于和晶体振荡器的连接。其次,对晶体振荡器的精度要求很高,USB协议对USB总线频率的定义是,全速设备12Mbps±0.25%,低速设备1.5Mbps±1.5%,这就要求外挂晶体振荡器的精度也是±0.25%。最后,产品在兼容性上有一定的风险,由于USB总线频率存在误差,晶体振荡器也存在误差,当这两个误差都比较大而且反向时,存在USB设备错误采样和发送数据不同步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既能节约产品的成本,又能保证产品的正确性和兼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包括:
一RC振荡器,设置在控制器芯片内部,其输出的时钟作为全速USB设备中控制器芯片的USB数据处理模块的基准时钟,用于USB数据的采样和发送;
一计数器,设置在控制器芯片内部,用RC振荡器输出的时钟为基准时钟,对USB任意两个连续的帧头包之间的间隔进行计数,用于调整RC振荡器的输出时钟频率;在USB主机复位设备后,且在USB主机发送正常数据之前,完成对RC振荡器的调整。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是一种无晶振的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设备;使用控制器芯片内部可调节的RC振荡器作为芯片时钟源,利用全速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帧头包(SOF包,对于低速设备为keep-alivestrobe包)每一毫秒发送一次的特性对RC振荡器进行调节,使用校正后的RC振荡器的时钟为基准时钟来采样和发送USB数据。这种控制器芯片内的RC振荡器与控制器芯片外的晶体振荡器相比,不需要加入外挂的晶体振荡器,这样可以降低全速USB设备的成本,同时自调整的芯片时钟源可以保证芯片与任意USB主机的时序相配合,从而保证产品的正确性,并使产品具有很好的兼容性。
具体实施方式
USB协议中定义,USB主机在复位USB设备后,为了保证USB总线的运行状态,开始向USB设备发送帧头包,而且每隔一个毫秒USB主机发送一个帧头包到USB设备。帧头包并不包含有用信息,只是用于保证USB总线不处于空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2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胸腔穿刺皮肤拉紧装置
- 下一篇:输卵管探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