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制玉米芯酸解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59218.3 | 申请日: | 201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8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荣杰;薛培俭;尚海涛;邓远德;张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K13/00 | 分类号: | C13K13/00;C13K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庆敏;杨静 |
地址: | 23301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制 玉米芯 酸解液 方法 | ||
1.一种精制玉米芯酸解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脱色:向酸解液中加入活性碳进行脱色,然后过滤除去活性 碳,得到脱色酸解液;
2)电渗析处理:将脱色酸解液进行电渗析处理,电渗析条件为: 温度30~50℃,直流电压0.5~1.0v/对膜,直至出料的电导率小于 1000μs/cm;
3)反渗透处理:将经过电渗析处理的酸解液进行反渗透处理, 直至浓缩液的固含量为10~15%;
4)蒸汽浓缩:取反渗透处理的浓缩液,经过蒸汽浓缩,直至固 含量在20~25%;
其中步骤1)所用的玉米芯酸解液是以玉米芯为原料,经过除杂、 漂洗、热水洗、稀硫酸洗后,经过硫酸水解,得到的玉米芯酸解液; 其中步骤3)中,所述反渗透处理如下进行:膜进口压力为20~ 40kgf/cm2,膜压差为0.5~1kg/cm2,温度为30~50℃,通量大于 10L/m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之前, 还包括:将玉米芯酸解液先经过板框过滤,除去杂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 述活性碳的用量是质量为酸解液体积的3~10‰。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活 性碳进行脱色如下进行:将酸解液升温到50~60℃,加入活性碳, 搅拌均匀,进行脱色,脱色时间为0.5~1h。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是 将脱色液经过不大于10μm的粗过滤器过滤,以除去活性碳和杂质。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极水电导率为5000~10000μs/cm。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所述蒸汽浓缩为蒸汽多效浓缩;所述蒸汽浓缩的浓缩温度为65~75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92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工程车防倾覆双重安全保护系统
- 下一篇:座椅旋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