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54186.8 | 申请日: | 2010-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6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贤;赖志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2311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且特别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且制程简易的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触控面板可以分为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容式触控面板、光学式触控面板、声波式触控面板等。目前的产品趋势为将触控面板整合于显示面板内,以形成触控显示面板。以最常见的电阻式触控面板以及电容式触控面板而言,触控面板的设计是以两层电极层来进行扫描与感测的动作。因此,触控面板要整合于显示面板中,必须在显示面板上额外制作至少两层电极层,而使制程复杂化。
另外,显示面板一般由两基板所组成。进行触控的两层电极层必须要制作于接近使用者的一个基板上以提供良好的触控感测性质。然而,这样的设计使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加,且必须额外提供电路板以将进行触控的电极层连接至驱动电路。如此一来,使得触控显示面板的制程更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与简易的制程。
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一覆盖片、多条触控感测电极以及一显示面板。多条触控感测电极配置于覆盖片的表面。显示面板通过一粘着层与覆盖片贴附,且包括一基板、多条扫描线、一平行于基板的对向基板以及一显示介质层。其中,触控感测电极位于覆盖片与基板之间。扫描线配置于基板的异于触控感测电极所在的一面,且触控感测电极与扫描线之间构成一感测电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触控感测电极以及像素阵列的俯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触控感测电极以及扫描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2C为图2A的对向基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另一种扫描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又一种扫描线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测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测电极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200-触控显示面板; 110、210-覆盖片;
120、220、320、420-触控感测电极; 122、222-间隙;
128、228-粘着层; 130、230-显示面板;
140、240基板; 150、250-对向基板;
141、252-像素阵列;
142、242、242a、242b、342、442-扫描线;
144、256、344、444-数据线; 146、258-像素结构;
152-遮光图案; 154、244-彩色滤光图案;
160、260-显示介质层; 162、262-上偏光片;
164、264-下偏光片; 170、270-导体物件;
254-栅极线; 266-导电件;
320A-开口; 424-虚拟电极;
C-感测电容;
D242、D242a、D242b、D254-延伸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触控感测电极以及像素阵列的俯视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触控显示面板100依序包括一覆盖片110、多条触控感测电极120、一粘着层128以及一显示面板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万士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54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