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多次冲击的防护工程材料及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该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7957.0 | 申请日: | 2010-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9 |
发明(设计)人: | 赖建中;崔崇;徐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C04B18/12;C04B18/04;C04B16/06;C04B14/48;B28B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唐代盛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次 冲击 防护 工程 材料 利用 固体 废弃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多次冲击的防护工程材料,按重量百分比该材料包括以下组分:
水泥 10.2%~19.2%
活性工业废渣 15.3%~23.0%
超塑化剂 0.5%~0.77%
细骨料 30.6%~46.1%
粗骨料 0.0%~30.6%
增强纤维 8.5%~11.2%
水 4.3%~6.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水泥为强度等级5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活性工业废渣为小于1微米的硅灰、小于10微米的粉煤灰和小于10微米的矿渣中的两种或三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超塑化剂是一种减水率大于35%的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细骨料为颗粒尺寸小于3mm的黄砂或尾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粗骨料为颗粒尺寸小于10mm、压碎值指标小于10%的碎石或尾矿或废陶瓷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工程材料,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为钢纤维,增强纤维为钢纤维与聚乙烯醇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钢纤维直径为0.17mm-0.2mm、长度13mm-20mm,抗拉强度大于1800MPa;聚乙烯醇纤维直径为26μm-40μm、长度6mm-18mm,抗拉强度大于1600MPa;玄武岩纤维直径为13μm-17μm,长度6mm-18mm,抗拉强度大于3000MPa;碳纤维直径为10μm-20μm、长度6mm-18mm,抗拉强度大于3000MPa。
8.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抗多次冲击的防护工程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水泥、活性工业废渣、细骨料、粗骨料按10.2%~19.2%∶15.3%~23.0%∶30.6%~46.1%∶0.0%~30.6%的比例在搅拌机内混合均匀;
(b)将纤维按8.5%~11.2%的比例分撒在搅拌机内搅拌,使增强纤维分散均匀;
(c)将0.5%~0.77%的超塑化剂溶解于4.3%~6.13%的水中形成溶液;
(d)将步骤(c)配置好的溶液倒入搅拌机内的固体原料中,边倒边搅拌,倒完后继续搅拌,使固体原料从分散状态逐渐变成粘性浆体状态;
(e)将步骤(d)中混合均匀的粘性浆体倒入模具中,在振动台上振动密实,模具表面覆盖塑料膜,防止浆体中的水分蒸发;
(f)将模具静置,当水泥基材料硬化后,拆除模具,对水泥基材料进行标准养护,即得抗多次冲击的防护工程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79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