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整体协调功能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43060.0 | 申请日: | 2010-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任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添华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K36/9066;A61P9/10;A61K35/6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整体 协调 功能 治疗 缺血性 脑血管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整体协调功能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中药制 剂。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CVD)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脑血管病的患病率约 5.0%,发病率2.0%,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 是其中的一类,占CVD的56.6%-80%,属于祖国医学脑卒中的范畴.祖国医学认为ICVD的形 成主要矛盾在于“内亏”,临床上多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痰上扰及老年久病精血不足、 肾元不固、机体失养、生化不足、痰阻脉络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辩证论治上多分为气虚血瘀、 风阳上扰、风痰阻络等证型,但瘀血闭阻脑脉是贯穿ICVD病程始末的基本病机,中药治疗 ICVD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对病程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组方和制剂。临床上用于治 疗ICVD常用的复方制剂较多,绝大多数均以活血化瘀的药物为主,配合临床辨证论治、根 据症候分型加减配伍,实践证明这些中药的使用能使患者的血粘度、血细胞比容和全血粘度 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在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然而,中医传统的辩证论治在显示了其灵活的临床施治方法外使大规模的临床使用受到了严 重的局限性,传统的中药复方制剂往往侧重于ICVD发病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和临床症型,不能 涵盖ICVD发病过程的整个始终,同时,ICVD患者的发病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其形成期,发病 期,恢复期显示出不同的临床症侯和病理生理变化,在此过程中机体阴阳失衡,表里相杂, 虚实互现,寒热共存,任何一个单纯的治则都会失之偏侼,因此,ICVD治疗的理想中药制剂 应当覆盖整个ICVD发病过程始终,采用“平衡阴阳,沟通表里,寒热互补,虚实同治”的整 体协调方法,加之“活血化淤”突出局部的治疗原则选方组药方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显著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遵循“平衡阴阳,沟通表里,寒热互补,虚实同治”的整体协调疗法,加之“活 血化淤”突出局部的治疗原则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整体协调功能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药 制剂,在本方的整体协调中具备了四个矛盾点(寒、热、虚、实),八个矛盾面(寒、热、升、 降、补、泻、收、散),四方同调,八方共治,相反而有相成,使机体达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是其所含的 治疗活性物质由以下中药按以下重量单位份配制而成:
生黄芪12-15份 川军0.5-1份 地龙1.5-2.5份
当归尾1.5-2.5份 红花3-4份 勾藤1.5-2.5份
紫苏子3-4份 党参3-4份 柴胡1.5-2.5份
黄芩1.5-2.5份 甘草1.0-1.5份 天麻1.5-2.5份
红景天1.5-2.5份 川椒1-2份 牡蛎3-4份
赤芍1.5-2.5份 川芎1.5-2.5份 桃仁3-4份
陈皮3-4份 白芍3-4份 葛根6-8份。
此外,配制治疗活性物质的中药还可以含有:
五味子1.5-2.5份 郁金1.5-2.5份 百合3-4份
瓜篓3-4份 乌药1-2份 丹参3-4份。
本发明配方中具有下列特点:
寒热并用:黄芩以清热,川椒以温中,功能的紊乱证候寒热互见,如单纯以温热之品 以治胃脾之寒,就会使上焦火热愈炽,脾胃虽得治,而上焦之热加重缠绵不消,反之,单以 寒凉之药清热除烦,必寒其中,使脾胃之寒愈剧。所以寒热并用,使热邪得清而不伤其中, 脾胃得温而不助胸中之热,故寒热并用,各免其弊,相得益彰。
升降并用:整体得紊乱,寒热互见,虚实并存,一体之中往往上热而下寒,紊乱表现 得症候虽有寒热虚实,但不是偏盛或过衰,需将上焦之热降至下焦以温其寒,把下焦之寒升 至上焦以凉其热,上下交流,气血通达,使寒热并治,使其降中有升,升中有降,所以,方 中柴胡得提升是使苏子更好得发挥降气得作用,二药为用,升降结合,令人回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添华,未经任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30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