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42715.2 | 申请日: | 201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0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唐光斌;任天斌;李婧婧;任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65/48;C08G59/14;C08G59/50;C09D163/00;C09D163/02;C09D7/1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水性 固化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环氧树脂与聚醚醇类物质加热熔解混合均匀,在50℃~130℃的温度下,滴加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其中:环氧树脂与聚醚醇类物质的摩尔比为0.5∶1~5∶1;催化剂的用量为环氧树脂和聚醚醇类物质总重量之和的0.1%~1%;反应完成后,将生成物与环氧树脂、溶剂溶解配成混合溶液,溶剂用量为混合溶液总重量的1~80%;
(2)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单环氧化合物到基础胺中,在10℃~100℃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其中:基础胺与单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05~1∶3;
(3)在温度30~120℃的温度下,将步骤(1)的混合溶液滴加到步骤(2)的反应产物中,在10℃~90℃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控制体系中环氧基与基础胺的摩尔比为0.1∶1~4∶1,聚醚醇类物质提供的聚醚链段占总固体份的10~50%,总固体份为基础胺、单环氧化合物、环氧树脂与聚醚醇类物质之和;反应完成后加入水,将其稀释到固含量为30~80%,即得到非离子型水性环氧固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环氧当量为150~1000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醇类物质为聚乙二醇型、聚丙二醇型、聚醚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二醇醚类和丙二醇醚类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路易斯酸类催化剂或路易斯碱类催化剂,路易斯酸类催化剂为过二硫酸钾、三氟化硼乙醚、四氯化锡、无水氯化锌等;路易斯碱催化剂为氨、胺、水、一氧化碳、CH3OH、CH3COCH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环氧化合物包括:甲基缩水甘油醚、丙基缩水甘油醚、丁基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己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胺为芳香胺、脂肪胺、脂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芳香胺有间苯二胺、间苯二甲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所述脂环胺有孟烷二胺、异佛尔酮二胺、N-氨乙基哌嗪等;所述脂肪胺有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己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二乙氨基丙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427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